永丰街道:开启一场“头脑风暴”,让“停车难”“停”止烦恼发布时间:2023/5/24 15:11:00 文章浏览:6443次 文章来源:永丰街道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区治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近期,街道举行“停”止烦恼——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向前一步”系列活动暨居住小区“停车难”治理“丰云”论坛。永丰街道相关领导、区级和街道相关职能部门、各居民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公司等参加活动。
直击痛点,自治“往前走一步”
“回家十分钟,停车半小时”“小区里时常上演抢位大战”……永丰街道党工委以实际行动贯彻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部署要求,开展关于“停车难”的调查,超过56%的居民区表示深受困扰。通过数据分析、走访调研、座谈会等方式,归纳总结出困扰基层的四大难题:形成合力难、秩序管理难、破旧立新难、盘活资源难。面对难题,“小巷总理”们综合运用基层治理的“加减乘除”法,做好增加停车位供给的“加法”、减少乱停车现象的“减法”、提高车位流转率的“乘法”、推行车位共享模式的“除法”。
居民区书记们在多方互动探讨中碰撞治理火花。面对华亭荣园居民区“三位一体”合力不够的困局,海尚名都居民区分享了党建引领协同共治、引入第三方提高沿街停车资源利用率的经验。被仓汇路美食一条街环绕的玉乐居民区反映沿街食客临停多、影响居民出行,同在一条街上的花园浜居民区通过修改自治章程规范小区临停乱象,运用法治思维找到有效治理的金点子。
金色华亭居民区分享了党建引领物业在管理服务上“向前一步”,推动停车治理有力有序的做法。对于兴日家园居民区新辟车位的可行性较小、周边资源难以盘活的困境,银杏苑居民区“开出药方”,分享了拆除外围破旧喷泉,有效“扩容”近50个地面车位的经验。与会人员对意见建议反复斟酌、层层深入,进一步营造互学互鉴的良好氛围。
专家助力,共治“往实走一步”
街道党工委通过搭建居民区“唱主角”的“议事厅”,聚焦“停车难”的“小切口”,深挖细研各类现实情况,碰撞因地制宜的“金点子”。“丰云”论坛上,社区反映停车难诉求,区级部门、高校专家、属地派出所、街道职能部门、法律顾问等组成“停车治理赋能团”,共同出谋划策。
区交通委交建中心副主任分析了全区的停车难情况,提出通过科学合理的静态交通综合治理方案,缓解老旧住宅小区、医院、学校等区域的停车难题。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副队长聚焦各居民区高度关注的《上海市居住区绿化调整实施办法》,从绿化调整的条件和程序角度进行了实操辅导。派出所、交警部门分享前期牵头协调的经验,主动上前为小区周边道路开辟临时停车位“把关”,从人行道置换、出入口设置、事故安全把控等方面“支招”,对划分“限时临停”界限等进行答疑解惑和专业指导。
上海丰兆律师事务所潘峰律师为小区调整停车位全过程管理中涉及的产权确认等法律问题提供建议和提醒。城建中心围绕提升物业管理精细化水平,给出“强化物业监管、完善服务测评、做好投诉处理”三条指导监督意见。社区自治办建议强化“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健全党建引领“三架马车”协同共治机制,让社区的“大家长”“东家”“管家”形成紧密的朋友圈,构建互相监督、融合互信、共担责任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党建引领,善治“往深走一步”
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超大城市工作的底盘也在基层。街道对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需求,以“干一件成一件”的务实作风,“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着力破解基层最大瓶颈、最难问题,形成了一些可圈可点的“停车难”治理经验。
三星苑居民区党总支通过党建引领“三位一体”同向发力,规范使用业委会维修资金进行车位改造工程,3次共新增小区固定停车位900余个,还将车库顶部空地改造成居民健身花园。金地艺境居民区党支部充分发挥社区能人达人多的优势,为停车难的“待解议题”寻找治理“合伙人”,发动社区党员、在职党员、业委会骨干和社区能人达人组成“停车自管小组”缓解疏导停车难。在派出所、交警部门的协调下,利用仓轩路和仓华路连接的U型道路实施错时停车,动态延长停车时间,深受居民好评。面对地下车位“只售不租”引发的居民矛盾,新理想居民区党支部带领业委会、物业公司、居民代表共商共议,历时一年半,将固定车位成功推行为地面“共享”车位,释放出200多个车位,大大缓解了停车难矛盾,展现出居民区党组织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和社区自治共治的内生活力。
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赵蕾认为,这是基层在生动实践中的首创智慧,优秀经验可以为后续治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范例。永丰街道将持续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让“停车难”“停”止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