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峰苑居委会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 “345”工作法筑起“疫”线坚强堡垒发布时间:2022/4/29 11:39:00 文章浏览:2637次 文章来源:方松街道
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方松街道润峰苑居民区党总支充分发挥辖区内机关事业单位党员集中的优势,积极调动下沉干部和报到党员力量,形成党组织领导下的“345”工作法,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三张清单”问需求,第一时间解民忧
润峰苑居民区下辖3个小区,共有1791户居民,居民区党总支提前谋划,聚焦封控期间民生问题,建立“三张清单”,不断畅通渠道解决问题。
建立居民意见诉求清单。针对居民在封控期间的实际需求,第一时间响应,成立物资保障组和求医问药组,每日收集居民物资、药品需求,全力保障老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药罐子”。报到党员胡伟帮小区居民给住在金山的家人送急救药品,解了居民心头大事。
建立重点关怀需求清单。第一时间梳理排摸独居老人、高龄老人、腿脚不便人员等37名重点关怀人员,安排党员志愿者分片“一对一”精准对接,主动了解需求、安排上门核酸、配送保障物资。报到党员王蕴奇通过对接定点超市,为30多户不会使用手机团购的老人及时送上物资。
建立督查反馈问题清单。对于无人居住的楼栋定期排摸,对于居民外出遛狗、居民家中装修施工的情况立刻制止,对垃圾未转运的情况及时反馈物业。每日清单管理销号落实,摸实情、献良策,把监督落到梗结上,精准精细查缺补漏,确保各环节顺利顺畅。
“四个小组”抓推进,第一现场齐发力
居民区党总支建立一支拥有500多名党员的志愿者队伍,并成立以区级机关50多名党员为骨干的突击队,下设“疏导组、服务组、巡查组、宣传组”4个小组同向发力、协同运转、守护家园。
信息发布零迟滞。疏导组负责收集整理居民诉求和问题建议,每日2次上报,确保封控期间居民情绪稳定。同时,在业主群中及时转发防疫政策、科普知识等便民信息,第一时间宣传转发核酸检测、垃圾投放、物资分发等信息,确保公开透明、居民无疑虑。
志愿服务勇争先。服务组队员化身“大白”“小蓝”忙碌在扫码验证、信息录入、秩序维护等多个岗位上。提前标出2米安全间隔线,主动帮助老人申请核酸码,开辟老人儿童“绿色通道”,方便特殊人群。
每日巡查不留白。巡查组队员每日开展巡查,重点检查楼道管控、安全隐患等问题,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落实解决。主动排摸润峰商业街中滞留的“易漏检”人员,告知其核酸检测要求,确保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宣传引导走在前。宣传组队员挖掘封控期间的感人故事和事迹素材,主动拍摄收集相关照片、视频素材,记录下同心战“疫”的每一个动人瞬间。
“五项机制”保落实,第一责任扛在肩
居民区党总支在工作中梳理形成“第二书记”、区块责任、志愿抢单、党员亮身份、应急预案等“五项机制”,始终将第一责任扛在肩上。
“第二书记”战一线。来自区人社局的王艳作为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第二书记”,接到区委组织部下派任务后连夜入驻。她与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第一时间制定工作方案,联系报到党员,与居委会工作人员同吃同住,冲在“疫”线、干在实处,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点赞。
区块责任压到底。3个小区被划分为56个责任区,每个责任区落实1名党员志愿者点对点建立楼道微信群,进一步细化基层网络管理,一竿子插到底,确保核酸检测、重要通知等信息能及时传达到每一位居民。
志愿招募广动员。在党员社区报到的基础上,广泛发动居民群众共同参与抗疫,涌现出一批“全家总动员”的志愿者家庭。
党员干部亮身份。发动党员干部主动“亮身份”“挑担子”,通过佩戴党员徽章,亮出党员名片,在志愿服务中让人民群众“一眼认得出,一问叫得响”。
应急处置有预案。周密研究封控期间突发问题应对方案,做到快速响应,遇事急而不慌、忙而不乱。当一位学龄前儿童突发腹痛、急需就医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联系120紧急转送,待其病情稳定并上报街道相关部门后,由应急车辆平安送回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