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手记】九里亭街道刘婧:社群中的关爱与坚强发布时间:2022/4/28 16:05:00 文章浏览:2304次 文章来源:九里亭街道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根据区委组织部的安排,我担任九里亭街道绿庭尚城居民区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第二书记”,并配合做好社区关怀服务工作。绿庭尚城是一个人口非常密集的小区,常住人口约11000人。在这十几天中,我真切感受到了“远亲不如近邻”,这些邻里情仿佛一缕阳光照进了我的心中。
在街道《社区关怀服务温馨告知》发布后,小区医护人员群、楼栋核酸提示群、官方团购买菜统计群、小天使志愿团队群、奶粉保供群等社群迅速分类建立。群里会针对性地发布回馈各种需求,居委会工作者、志愿者以及热心居民都会时不时分享着自己的经验和信息,及时缓解大家焦虑的情绪并协助解决各类问题。我接手的第一个关爱对象是一个5岁的小女孩。她的妈妈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居住在绿庭,在家中独自玩耍的小女孩手臂不慎脱臼。了解情况后,我立马启动街道、居民区两级处置工作机制,首先协同小区医护群的工作人员上门给小朋友进行简单的问诊,但经过简单处理后仍无法达到彻底的治疗效果,于是我立即上报街道社区关爱专班和街道领导协调处理。很快,街道派出专车接送小女孩,对接专科医院及时诊疗。我不由得感叹,九里亭街道社区关怀服务工作机制有温度有速度!
当连日的关怀服务工作已让我疲惫不堪时,我收到了一位居民的消息,“我到家了,谢谢您啊!”。就这短短的一句感谢,却让我感受到了大大的鼓舞和温暖。就在三天前,得知这位居民可能存在怀孕异常、大量流血的问题时,我立即在志愿者群中发布需求,希望其他居民能够提供医疗测试纸。医护群的产科医生看到发布消息后,第一时间联系我,并对该居民进行电话问诊,初步判断病因是宫外孕或流产。当早孕测试确定为阳性后,我立马安抚居民并上报街道关爱专班组,及时联系120,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好在治疗及时,她也很快回到了社区。
在封控期间,最让我佩服的莫过于我们广大的社区居民,特别是疫情中的“准妈妈”。4月3日下午,我接到一个特殊的求助,“我的老婆42岁高龄,有妊娠期高血压,现在马上37周了,要进行最后一次产检。”打来电话的是孕妇黄女士的先生。我立即向居民区党总支王书记和街道关爱专班上报此事。街道和居民区第一时间与瑞金医院联系就诊事宜。正当一切准备妥当之际,街道得到瑞金医院可能封闭管控的消息。于是,居民区当即启动紧急机制,再次与瑞金医院产科沟通。
同样身为女性,我对黄女士及其家属的担心焦虑感同身受,我一边不断安抚焦急的家属,叮嘱封控小区人员外出就医措施、核酸政策等注意事项,一边积极和街道、医院等各方对接沟通。当天晚上,黄女士顺利入院,完成产检并等待剖腹产。“等孩子出生,我一定要感谢大家!” 听到这句话,我感到所有的努力都值得。
在这段特殊的时光里,通过社群交流,曾经一个个未曾有过交往的业主们开始熟络起来,互帮互助、你来我往,通过机制化的运作,把温暖尽可能送到每家每户,营造了疫情防控下社区自治共治的良好氛围。
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医护、社区和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终会战胜疫情,奔赴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