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线好班长】泖港镇焦家村柳红弟:巧用“加减乘除”法,用心答好疫情防控“新考卷”发布时间:2022/5/13 9:23:00 文章浏览:2675次 文章来源:泖港镇
“柳书记,我的药品马上要吃完了,怎么办?”在疫情防控期间,泖港镇焦家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柳红弟每天都会收到数条村民求助消息。他巧用疫情防控“加减乘除”法,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网格员、党员志愿者积极投身抗疫一线,用心答好疫情防控“综合题”,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加”强道口防守,筑牢疫情防控“铜墙铁壁”
“道口,每一个都要守好!查证、测温、亮码、登记每一个步骤都不能少!”这是柳红弟每一次召集村干部开会时反复强调的话。焦家村东临叶榭镇,南临金山区,作为泖港镇的“东南门户”,人员流动频繁、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如何把好交界处的“排查关”“管控关”,守好泖港镇的“东南门户”,成为了柳红弟的头等大事,每天去各个道口巡查是他的工作常态。
“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成为了他这段时间的口头禅。柳红弟将每一个道口都作为“暖心驿站”党群服务站的“前沿阵地”,建立“固定岗点+流动巡逻队”机制,24小时值守大关卡,不间断巡逻交界处的小路、小桥、小河,以严防死守的坚决态度,筑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守护好“东南门户”。
“减”轻老人压力,擦亮疫情防控“温暖底色”
随着疫情封控时间延长,柳红弟时时牵挂着独居老人、高龄老人的生活健康。面对“应检尽检”的要求,卧床的老人怎么办?子女被封在小区不能前来探望,老人们产生的孤独感、心理落差和紧张担忧情绪,该怎么减轻?种种问题都急在了柳红弟的心头。
柳红弟把关爱独居老人、高龄老人的疫情防控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始终把他们放在首位。他常常主动上门关心老年人身体状况,协调安排辖区内老年人服务保障工作;组织上门进行核酸检测、协助抗原筛查等;为老人配送蔬菜、代配药等,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定期上门进行心理疏导,缓解老人焦虑情绪。柳红弟和他的“战友”们,用坚守和爱心守护着这些老人,为老人们提供了疫情下的暖心保障。
“乘”出网格效应,聚力疫情防控“同频共振”
“想让群众安心宅家,我们就要服务到家。”秉持着这样的理念,柳红弟将疫情防控与网格化党建工作有机结合,将“大网格”进行细化和延展,构筑乡村防疫“微网格”,构建“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的工作格局,在原有三个网格党支部的基础上,按照‘就近、就便、就熟’原则,以埭为单位划分29个微网格,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死角的疫情防控网,“乘”出了微网格最大效应。
“网中装着的是百姓的柴米油盐,格上载着的是百姓所需所盼。”柳红弟说道。微网格长们始终坚持“小事不出微网格 大事不出村”的工作原则,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赢得民心。“感谢村委会、网格长、邻居对我母亲的关怀和帮助。”劳动节当天,焦家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封来自村域内87岁独居老人蒋月娥子女的感谢信,表达了对焦家村“两委”班子成员、微网格长、志愿者的感激之情。
“除”去村民之忧,汇聚疫情防控“点滴微光”
疫情之下“生活不易”,民生诉求“枝叶关情”。疫情期间,村里全员足不出户,如何帮助村民渡过难关是柳红弟时时牵挂的心头事。
焦家村时常会出现党员志愿者们身着红色志愿者马甲,骑着铛铛车穿梭在各个村埭的景象。这是缘于柳红弟坚持“封控居家不封爱,服务村民不停歇”的原则,贴心服务送上门,创新举措,延伸阵地在抗疫中的功能用途,开展“暖心驿站”党群服务站铛铛车便民服务,让“小小铛铛车”筑起了焦家村疫情防控“移动堡垒”,打通疫情防控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在村里也时常出现柳红弟忙碌的身影,或在道口、或在村埭、或在特殊人群的家中、或在核酸现场......他坚守着岗位,守护着家园,保护着群众,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使命担当,奋力答好疫情防控“新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