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松街道泰晤士小镇居民区:守护家园“有担当”,织密疫情防控网发布时间:2022/5/27 15:25:00 文章浏览:2282次 文章来源:方松街道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和区域、人员结构复杂的双重考验,方松街道泰晤士小镇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通过“筑牢堡垒、做强志愿、提升效能、全力守护”四个方面,摸底数、勤复盘、抠细节、强服务,团结带领辖区内党员群众戮力同心、持续奋斗,高效、有序组织居民开展核酸检测工作,筑牢社区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筑牢堡垒,组织保障“三强三有”
泰晤士小镇总占地面积约一平方公里,内有10个独立小区、3个开放式小区、2处商业圈、1座国际学校和2个月子中心。小镇总人口约3100人,建筑分布分散、人员结构复杂。在党建引领下,小镇强化组织领导、强化防控力度、强化宣传引导,多措并举守好“责任田”。
小镇居民区党支部现有在册党员55名,商圈党支部党员16名。小镇商圈党支部书记姚丽丽与小镇“第二书记”胡少杰第一时间对在职报到党员名单进行梳理,建立了由167名报到党员组成的泰晤士小镇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并组建了党员志愿者攻坚队伍,同时在各个小区内成立临时党小组,切实将党建战斗堡垒前移,变“分散作战”为“联合作战”,确保抗疫工作“有人员、有物资、有服务”。
分工明确,骨干力量“一呼百应”
3月底,泰晤士小镇党支部火速发出“社区疫情防控志愿者招募令”,社区的在职党员、退休党员、热心居民积极踊跃报名,形成了“众志成城、群防群控”的良好防疫氛围。
先后组建了配药、物资配送、政策咨询、门岗值守、公共区域巡逻、紧急医疗救护、外语服务等7支志愿团队。每一支志愿者团队同步建立微信群,有专人对接,确保迅速解决居民需求,反馈及时。志愿者们化身“大白”“小蓝”,全力服务核酸采样;他们还是“采购员”“快递员”“巡逻员”“守门员”,全力保障居民生活。
与居委会同吃同住、并肩作战的商圈党支部党员许俊杰,总是冲在前、抢着干;刚做完肩膀手术未痊愈的退役军人沈顺利,不顾肩膀疼痛、汗水浸湿伤口,仍咬牙坚持核酸采样、搬运物资;宫兮、何佳萱、蒋丹丹等女性志愿者,关心老年人生活起居,上门帮助抗原检测、化身“大白”维护秩序、细心做好物资签收登记,展示出巾帼不让须眉的气魄。
提升效能,核酸筛查“快而有序”
为确保核酸检测应检尽检、不漏一人,临时党支部通过贴心服务、扩大宣传、优化点位设置等,在封控期间采用“医护流动、居民不动”,即医护人员随车流动到各个小区门口的核酸采样模式;成为防范区后,及时设立3个核酸检测点、1个流动岗,共培训上岗了20位核酸采样工作人员,全面开启高效、便捷的核酸筛查工作。
居委会将平时走访排摸的居民底册,与每日每户抗原上传的结果相匹配,核对出每户家庭的准确居住人数。对小镇商圈留守人员做到一一入册,并组建微信群,及时发布防疫政策的相关要求,做到底册理扎实、数据高运转、工作勤复盘、细节抠完美。
每次核酸检测,志愿者都会根据底数核对每户实际做核酸的情况,对无法外出检测的居民,安排上门检测。通过因地制宜的安排,使得小镇全员核酸检测的完成时间从4小时提速到2小时。
全力守护,社区与居民“双向奔赴”
微光如炬,汇聚星河。面对疫情大考,泰晤士小镇居民区党支部和商圈党支部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把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优势,以心换心、以情换情,不遗余力当好群众的“暖心人”。小镇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三驾马车”联动,与小镇志愿者和居民“同频共振”。
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无私无畏付出,居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纷纷进行花式“回应”:他们为居委会工作人员送上了自家烧的菜、店铺的手工饮品等,还有热心居民在母亲节那天购买了鲜花,送给小镇80周岁以上的老妈妈,表达祝福和关怀。“谢谢,你们辛苦了”“核酸检测有条不紊,你们组织得非常好”“再忙也要记得吃饭”……一句句温暖的话语、一声声真诚的关怀,让大家深感温暖、倍感鼓励。泰晤士小镇社区和居民之间的双向奔赴,搭建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凝聚起了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