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浜镇南杨村党总支:“只要村民满意,我们的付出就值得”发布时间:2022/5/14 10:50:00 文章浏览:2130次 文章来源:新浜镇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疫情期间,新浜镇南杨村党总支积极践行“楼组党建”行动,建立临时党小组,划定党员“责任区”“包联户”,通过构建“1+3+3+N”疫情防控组织体系,动员广大党员以村埭、队组为单位,亮身份、亮服务,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筑起群众身边的“红色防护网”。
组织严密,同心抗疫聚合力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为实现将防控责任落实到网格、防控宣传落实到村埭、防控措施落实到农户,南杨村党总支第一时间发出党员志愿者“招募令”,建立了由村委会工作人员、下沉力量、党员、志愿者等54人构成的疫情防控突击队,他们是助力基层的“生力军”,也是抗疫战场上的“先锋者”,用责任与担当筑起“同心抗疫”的“钢铁长城”。
队伍建立起来后,如何最大限度发挥作用?南杨村通过1个党总支、3个临时党小组、3个党员责任区和N个党员包保户的“1+3+3+N”组织体系,将村民小组长、在册党员及双报到党员、志愿者骨干、联勤联动下沉队伍等多元力量有机整合,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覆盖疫情防护网。
根据自然村分布情况,成立了3个临时党小组,由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党务干部)担任党小组组长,并划分石泾弄、泗圣址和南杨3个党员责任区,由经验丰富、热心服务的老党员、综治干部担任党员责任区负责人,配合临时党小组组长工作。落实党员责任,梳理每名党员的志愿服务档案,明确职业、特长、联系电话等基本情况,制作党员通讯录,张贴“党员家庭”标识,形成党员“局域网”。村埭内统一张贴“党员责任区”公示牌,以党小组带动楼组、党员带动群众,村民家里有事,随时能找到党组织,真正实现村组党员亮身份,服务做表率,疫情防控起作用。
旗帜鲜明,“疫”线冲锋有作为
在抗击疫情的前线,党建引领把好正确方向,使每一个村组都有了鲜红的旗帜。党组织、党小组、党员进驻村埭、农户,党员先锋冲在前、战一线,老百姓有了“主心骨”,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也更有成效。
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曹青的带领下,南杨村疫情防控突击队成功将电动三轮车改造为零距离服务群众的“流动采样车”,打通了村里抗原筛查、核酸检测“最后一米”。南杨村党员、志愿者们广泛参与小区封控、核酸检测、物资保障、垃圾清运、特殊群体关爱等工作,以毫不退缩的战斗姿态,哪里需要就服务到哪里,就守护到哪里,就战斗到哪里。
“双报到”党员俞根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村疫情防控组织管理出实招、出硬招;平安志愿者朱建华主动请缨在道口24小时值守,风雨无阻,守好村民的“健康门”;奥园公司总经理苏章全披挂上阵,变身“大白”“小蓝”悉心引导村民有序排队,热心纾解村民难题。
包村到户,特殊守护暖人心
为保障封控期间村民的生活需求“不断档”,南杨村党总支落实“健康守护”和“特殊关爱”行动,党员包干,延伸“五张清单”保障村民“菜篮子”“米袋子”“药罐子”,以“硬”防控下的“暖”服务筑起温暖的抗疫防线。
针对前期排摸的村内独居孤寡老人、重残重病人员、特殊困难人员“特别关注名单”,落实1名党员+1名团员或群众志愿者共同结对联系的“1+1包干责任制”,电话随访动态跟进生活需求,并提供“便民需求上门登记”服务,建立物资、药品代买、外出就医、液化气钢瓶置换等5个专项需求清单,一对一、点对点跟进需求解决、问题销单,确保困难群体“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4月16日,有一名老年村民被狗咬伤,需紧急送往医院注射狂犬疫苗,但老人核酸报告已经过期,曹青得知后立马联系镇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为老人开辟出一条外出就医绿色通道,他亲自护送老人到松江区中心医院犬伤门诊,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村党总支副书记赵红丽与医学生志愿者吴子悦,上门为老年人测量血压,宣传防疫政策与卫生常识,缓解村民焦虑情绪。“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疫情之下,更需要发挥党组织作用,将精细化、人性化的服务送到村民身边。只要村民满意,我们的付出就值得!”曹青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