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街道花桥居民区:党建引领筑牢疫情防控“红色堤坝”发布时间:2022/3/26 8:38:00 文章浏览:2367次 文章来源:中山街道
连日来,上海疫情防控仍然处于最吃紧的关键时刻,面对疫情大考,如何与病毒“赛跑”,构筑起坚实的“战斗堡垒”?中山街道花桥居民区党总支积极组织动员广大党员群众冲锋在前,全力以赴齐上阵、凝心聚力战疫情,用责任和担当筑起一道疫情防控的“红色堤坝”。
“五个到位”做好全员核酸筛查
花桥居民区是一个有着8000余人的大型社区,当花桥居民区党总支接到48小时内完成社区全员二次核酸检测任务后,居民区党总支立刻提出“五个到位”标准,进入应急状态。点位布置到位。根据检测方案中确定的核酸检测点位,严格按照要求规范布置。人员配置到位。将居民区划分为6个“微网格”,形成“1+2+N”网格“包干制”,即每个网格包含1名社区干部、2名协管员、多名志愿者。物资储备到位。在各采样点合理配置照明灯、桌椅等物资,落实专人保管,确保储备物资能用、便用且够用。温暖关爱到位。多次排查小区内因行动不便等原因无法到点位进行核酸采样人员名单,实行上门采样服务,在采样点开设“老弱病残孕”绿色通道,优先采样。细节设置到位。对采样点分区、流程、人员配备等方案进行反复细化和复查,确保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安全、有序、高效开展。
“三类人员”守好社区“安全防线”
“您好,请出示健康码和48小时内核酸阴性检测报告。”来自社区的一名年轻党员志愿者说道。
居民区党总支坚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原则,每个小区只保留一个出入口,严格加强小区出入口人员的查验管控,通过调动广大社区党员、辖区企业党员志愿者以及招募社区志愿者等力量,对出入人员进行健康情况查验,加强小区内流动人员管控追踪,把好社区疫情防控入门关口,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
辖区内的花桥新村是农民自建无产权房小区,小区内人员结构复杂、人车流量大,疫情防控系数难度较高。为了强化小区疫情防控,居民区党总支组建了一支党员志愿者队伍进行12小时轮班值守,全力保障小区防疫第一道防线。朱桂芳阿姨就是其中一员,作为一名老党员,她主动请缨,毅然坚守在小区出入口。她表示:“小区有需要,作为党员就应该第一时间站出来。”
“红色管家”贴心关爱“你我他”
针对辖区内高龄独居老人较多的现状,居民区党总支以“睦邻wei农场”特色党建项目为载体,迅速组建“红色管家跑楼团”党员志愿者队伍,为老人送去“新鲜爱心蔬菜大礼包”。“朱阿婆,最近外面疫情比较严重,怕你蔬菜买起来不方便,我们把爱心农场种的蔬菜给您送来了。”“红色管家跑楼团”的党员志愿者们将当天农场收获的生菜和韭菜送到老人家中,并提醒老人及家人尽量少外出、少串门,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做好个人防护。截至目前,“红色管家跑楼团”党员志愿者共为小区内9位80岁以上独居老人送上了“新鲜爱心蔬菜大礼包”,解决了老人出门买菜难等问题。
此外,“红色管家跑楼团”的志愿者们还发挥各自特长,为社区的防疫工作做出志愿者的责任担当。王瑞莲是新加入“红色管家跑楼团”的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她大学学的是英语专业,她主动承担起小区外籍居民的“翻译官”,不仅协助他们完成核酸采集工作,还用自己的行动讲好防疫一线的志愿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