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昆山镇:这是一个离疫情最近的“特殊战场”发布时间:2022/4/30 14:51:00 文章浏览:2614次 文章来源:小昆山镇
小昆山镇党委、政府接到筹备方舱医院的紧急通知后,一场时间接力赛就开始了,镇主要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后,当即明确分管建设的副镇长总负责,简单改造工程随之迅速启动,雨水污管网检修、窗户限位安装、床位等物资调集采买、卫生清扫消杀……同时,首批14名工作人员集结到位、临时党支部成立,6小时后筹备工作基本就绪,10小时后,当晚10时方舱医院就迎来了首位患者入驻,特殊战役就此打响。
临时党支部成为战场的“主心骨”
汤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农发公司副经理吴晓巍临危受命,成为该点位的负责人和临时党支部书记,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后第两次负责集中隔离点的筹建和运行。
一进方舱医院,他首先建立核心团队例会制度,坚持党建引领,统筹各项工作“一盘棋”、全体工作人员凝聚成“一条心”。就此,临时党支部就有了第一次组织生活会,首批入驻的工作人员中有4名党员,在他的带领下,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宣誓转化为实际行动,吴晓巍带领团队克服人手少、设施不完善等困难,连续作战,整整20多小时没有休息,落实了500多个床位,顺利完成了多批次患者的入驻工作。
为了减少上厕所次数,控制饮水量,闷热的防护服穿上后只有在吃饭时才脱下,患者接收、安排床位、送餐送水、终末消杀、暴雨突袭时……他总是带领团队冲锋在前,他的妻子也坚守在社区防疫一线,夫妻二人各守一方阵地,顾了大家、舍了小家。吴晓巍常说:“服从命令,坚守阵地是一名党员干部的职责。”
战疫日记成为每天雷打不动的工作
小昆山镇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党支部副书记、副主任李伟也是首批派驻方舱医院的工作人员,精通信息管理的他发挥“内当家”的作用,协助吴晓巍开展管理和服务。每天忙碌的工作之余,他总是抽出时间整理工作日记,及时梳理运行中不完善的地方、患者反映的意见建议等,与大家一起探讨,向镇领导反映。
“天热了,患者没有地方洗澡?”“污水处理要求进一步整改?”由于受客观硬件限制,一些设施还不够完善,在镇领导的大力协调下,这些问题得以一一落实和解决,从苏州紧急采购了10个箱体式淋浴房,经过区生态环保局等指导下因地制宜落实了污水处理措施,消防部门入驻点位附近进行督导,购买社会专业力量进行消杀……
“A12-5床,需要上网课。”“A17-4床,今天体温稍微有点高。”……经过协调,为需要上网课的孩子调整安排了独立标间,医务人员为老人送去药片。他说:“为患者热心服务、解决需求,就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
抗疫日记见证了团队力量的多方融合,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从最初的14人到现在的85人,临时党支部下的党小组扩容,工作人员和患者的积极联动;制定运行工作方案、应急预案,完善组织管理框架,建立了管理组、信息组、医疗组、院感组等7个小组,形成了例会制度,制定了十大职责、十大纪律以及十个关爱项目,运行不断完善和有序。
他们用行动诠释“退伍不褪色”的风采
方舱医院内有一批特殊的志愿者,他们是退役军人,是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招募的社会志愿者。自4月7日以来先后有两批21名人员背起行囊汇集而来,有退役新兵、退役老兵,有公司老总、普通员工,有党员、团员,他们为了同一个目标而来,在社会需要的时候尽一份责任。20多天来,他们接续奋战在特殊战场上,认真参与到病房一日三餐和保供物资的分发、公共区域的清洁工作等。
48岁的高伟萍是目前入驻的第二批志愿者队伍的队长,也是一名党员,他积极发挥其“领头雁”作用,做好患者的情绪安抚、政策解释、宣传引导,在配送三餐时,当好服务员、宣传员、快递员,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需要。有名患者饮食习惯比较特殊,只吃白米饭和馒头,他就记在心上,与送餐服务公司反映,还主动保管好当天早餐发放剩余的馒头,加热后送到他的床边,确保米饭、馒头能餐餐有。33岁的吴诚在服务中主动公示自己的联系方式,确保24小时随叫随到,他表示:“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在疫情面前,必须听党指挥,勇敢冲在最前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奉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以最美的逆行姿态守护着患者的安康
方舱医院的工作团队组合中,医务人员是重要而不可或缺的力量。在医疗队队长、泗泾医院党总支书记夏春萍的带领下,37位医护人员以最美的逆行姿态守护着舱里每一位患者的安康。
除了舱内每一位病人每天的查房、测体温、做核酸以外,舱内老人、孩子、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是医务人员关注的重点。入驻患者名册上的这些人员都被标注为重点关注对象,也成了医疗团队最牵挂的人。医疗队还在护士站旁设置了重病人观察室,以便于危重病人的抢救。一天下午,一位89岁的老太太突发哮喘,当班医生麻醉科主任陆军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实施紧急抢救。抢救中老太太下意识地紧紧抓住陆医生的衣服,致使他的隔离衣出现了裂缝,旁边的医生和志愿者都提醒他:“危险,赶紧出舱!”但他依然坚守岗位,把老太太抱到抢救床上,吸氧、用药,直至老太太病情稳定,安抚好才离开。幸好里层的防护服没有问题。事后,他说:“换做是你们,也会这样做的!”
在战“疫”一线还有带病坚持工作的呼吸内科主任周仁明医生,腰椎犯病了,打封闭后还主动请缨,每天他依旧准时地坐在电脑桌前,帮舱内的医生开出院医嘱……他说:“我已经不能进舱,拖大家后腿了,大家有需要,我可以提供场外援助。”还有始终坚守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们。每当送别一批患者出舱时,除细致做好衣物消杀外,医护人员还反复叮咛:“出院要单间隔离,继续服药哦”“消杀的衣物还需要密封保存,不要回去马上打开”“回家好好休息增加抵抗力”……截至目前,共先后收治了患者685名,已出院45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