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日记】九里亭街道陶枫:与时间赛跑,与疫情竞速发布时间:2022/3/16 14:15:00 文章浏览:2337次 文章来源:九里亭街道
为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连日来,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群众冲锋在前、戮力同心,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体现了人民向往之城的高度、速度和温度。让我们走进这些党员群众,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战疫背后的故事。
“带上行李到九里亭报到”,为支援九里亭街道疫情防控工作,我们受区委组织部委派,担任封控小区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第二书记”。若有招,必有应,即使社区工作对于只有机关工作经验的我来说,是全新领域。
24小时融入社区,担起“第二书记”职责
报到后,来不及考虑其他,抓紧一切时间学习,穿脱防护服、社区管控要点、垃圾处置方式、核酸检测点位布置……时间不等人,疫情形势等不起,我抓住一切机会学习。下午我正式进入了中大居民区,得知党组织书记在内的4位男同志都处在隔离状态,且小区的物业合同到期,正值新旧交替之际,在岗保安仅剩6人,工作人员极度紧缺。
我快速熟悉社区情况,在小区巡查中摸清户数、人数,记下小区楼栋平面图,标记封控楼栋的确切位置;在协助核酸检测中确切掌握小区不同管控措施人员的核酸检测情况;动态调整管理措施,将新增、解除的程序和要求牢记于心。
48小时“疫”路同行,深入社区开展关爱工作
3月8日,九里亭街道推进“‘疫’路同行,‘亭’里情深”社区关爱项目,组建了社区群众关爱工作组,由社区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第二书记”具体负责。我所在的中大居民区有2栋封控楼栋,我申请加入各种居民微信群中,了解居民思想动态,做好安抚工作,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如为90岁的老人上门做核酸检测;帮助联系医生上门,为封控楼栋一位4岁的小孩诊治好脱臼的胳膊;通过“互联网医院”平台为居民配药等。社区工作纷繁复杂,封控区内居民需求急、难、多,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解决好各类需求,照顾好关爱群体,我努力做到最好。
72小时发动力量,守护社区居民正常生活
支援社区的第三天,我整理了两天来遇到的问题和处置方式,慢慢厘清思绪、健全机制、推动工作。我们发动小区内的平安志愿者,继续对小区进行安全巡查;进一步挖掘志愿者资源,增强小区门岗力量;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守护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
转眼,在九里亭与大家共同奋战了一周。这一周对我来说,是最长的一周,也是最快的一周,因为我们始终全身心地投入在各项防控工作中,我们希望工作的时间更多一些,更希望疫情退去更早一些。我们与时间赛跑,与疫情竞速,赶一个“快”字,只求居民心中一个“定”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