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富林街道丁香居民区:功在平时,赢在战时发布时间:2022/9/13 9:15:00 文章浏览:4261次 文章来源:广富林街道
广富林街道复地香堤苑被列为疫情中风险地区后,街道党工委依托“平战结合”应急管理模式,以快制快统筹党员队伍,着眼民生保障,带领丁香居民区党支部迅速切换至战时状态,从严从紧、从细从实抓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在街道机关下沉力量、社区党员志愿者和居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复地香堤苑于9月13日顺利从中风险区解除管控。
组织保障、团队建设,筑起“防疫大堤”
复地香堤苑租户超100户,占小区总户数的1/4,正值暑期换房高峰,租客人员流动性达80%。丁香居民区党支部书记万明说:“我就是躺着也不能睡。”因伤卧床的他远程指挥社区战疫工作。为第一时间摸清人员底数、快速遏制风险,街道派驻机关党员王屹包保复地香堤苑片区,带领十名机关党员连夜开展数据排查。针对社区人员流动性高的情况,万明、王屹组建片区包保队伍,召回未归人员,确保人员底册精准无误。经过讨论,万明、王屹与“第二书记”沈欣彤决定沿用并升级常态化下的“气泡分块法”,通过形似气泡的分和聚,将小区413户居民按照南北、区块、网格进行分组,灵活满足人员配比变动。
为应对突发状况,丁香居民区提前建立了一支先锋“预备役”。4月份刚提交入党申请书的社区工作者张逸彬将社区地图牢牢“装”进脑子;原社区医院医生毕美玲就地上岗,为居民核酸采样;“党员第二楼组长”宋喜艳发挥教育工作者优势,不断修正不足、优化方案。
楼组党建、云上楼宇,承载“党群合力”
“接到万书记电话,我第一时间召集社区党员力量。”沈欣彤脸上挂着坚毅,“无论是平时还是战时,近70人的党员志愿者队伍就是我们的底气。”“党员第二楼组长”们迅速扛起点位长、楼组长的“双大梁”,组建13个微信“云楼道”,以点带面、集点成面,串起社区治理大网,在流动到户模式下,做到“队长带队走,居民应声来”。“党员第二楼组长”干桂凤把志愿工作当作自己的本职工作,“平时多操练,战时不慌乱”常被她挂在嘴边。
丁香居民区党支部还专门改造居委会仓库,优化物资管理模式,防疫物品按纸箱分类、设专人分发,形成物资保管台账。由于复地香堤苑内部实行“人车分离”,为方便物资交接,党员志愿者朱诚就开着他的小皮卡在小区主干道单向行驶,各楼组志愿者准时来到指定点位交接。此外,由沈欣彤牵头制定的信息公开制度通过微信“云楼道”被落实。居民通过“云楼道”可获取当日社区核酸检测结果,极大缓解了焦虑情绪。
邻里互助、暖心服务,打通“最后一米”
为保障各类人群生活所需,丁香居民区党支部厘清社区特殊人群“一本账”,守住“吃、住、医、学、心”底线,将他们的生活问题放在心头。装修工人暂住的毛胚房缺少炊具、家具,党员志愿者就每天为他们匀出一日三餐,这激发了邻里间的互帮互助,热心的居民主动为他们提供电扇解暑。党支部成员将街道提供的20余张行军床铺设在活动室,解决特保人员的住宿问题;与经租公司协商,将待租房屋免费提供给街道下沉志愿者休息。
针对封控前仍在学校的学生和需要外出血透的病人,复地香堤苑开设“绿色通道”,完善“出门预检、查看凭证、承诺‘点对点’、重测抗原”等一整套安全往返机制。法考临近,许多考生向居委会求助。丁香居民区党组织积极与上级司法部门沟通,努力为法考生纾困解难。同时,及时与各学校联系,将校内课程转到线上,建立“复地初三娃群”,共享教学资源,让学生们足不出户跟上进度。还有像“党员第二楼组长”俞红秀和孙秀华这样的“知心管家”,时时关注邻里难处,帮助居民纾解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