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松江区永丰街道召开“丰云”社区论坛,探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的困难问题、实践经验和可行路径。论坛上气氛热烈,20余名基层党建工作者围绕“疫情防控新方法 社区治理新举措”,总结提炼出多项“平战结合”的措施,小小论坛,谈出了社区治理的新思路。

线上线下双手抓,回应需求加速度
如何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丰云”论坛找到了线上线下双向联动的“金点子”。小小微信群,构筑社区治理“连心桥”,服务群众“零距离”。疫情期间,小区每个楼道都建立了微信群,向居民宣传最新疫情防控政策,发布核酸检测信息的同时,零距离听取民声、掌握民情,协助解决各类难题。如今,在“平时”常态化防控阶段,“战疫时”建立的微信群依旧提供便捷、高效的沟通渠道,居民在群里“下单”,党组织“接单”,实现问题接收与反馈的“加速度”。兴日家园有居民在群里表示对小区周边建起的5G信号塔有所顾虑,党支部“接单”后,迅速应对,积极协调区、街道职能部门和工程方介入,普及相关知识并持续关注居民的意见建议。海尚名都积极回应群内居民呼声较高的问题,抓紧推进玉乐别墅积水改造等事项,加装充电桩等便民工程也进入征询意见阶段。
第一第二好搭档,合伙治理新动能
为打赢大上海保卫战,在区委组织部的统筹安排下,“第二书记”和“党员第二楼组长”临危受命,充实到基层抗疫力量中,极大缓解了社区疫情防控压力。他们在“战时”是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和楼组长的左膀右臂,日夜奋战、奋勇争先,携手抗击疫情,“平时”的社区治理中同样是“主角”,尽显使命担当。秀南居民区“第二书记”与居民区社区工作者同吃同住,充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自主设计小程序,方便居民区数据统计。如今依旧在社区发光发热,在垃圾分类、环境清洁等方面贡献社区治理金点子。三星苑居民区党总支推广疫情期间“第二楼组长互助+党员结对+志愿者捐赠”的关爱模式,为高龄、残疾、独居等行动不便的老年群体“送餐上门”,进一步深化“特殊关爱”行动。
达人能人合力帮 ,共建共治新力量
发动更多居民在“平时”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构筑社会治理共同体,引导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建立健全群众参与机制。三辰苑一村的青年志愿者承包了小区的常态化核酸工作,一支10多人的队伍全权负责起小区常态化核酸的人员排班、现场秩序维护及通知发放等工作,筑牢社区疫情防控屏障。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常常是“搁浅难题”,环节多、周期长、各方关系难协调,百合苑小区的“战时”防疫志愿者转变身份,主动参与,以锲而不舍的韧劲做楼道居民思想工作,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多方合力最终促成小区2台电梯加装工作平稳推进。金地艺境居民区党总支吸纳了一批社区老党员、侨眷,凝聚起“红色能量团”的正能量,“零距离”集中收集居民的意见和问题,积极参与社区恳谈会,为小区宠物管理、临时停车等问题出主意、想对策,成为居民区党组织的“传声筒”、社区居民的“贴心人”。
“丰云”论坛现场讨论火花四溅,通过总结经验办法、指出问题矛盾、思考解决办法,为构建“平战结合”模式下的社区治理贡献了很多具有借鉴性和实操性的意见建议。接下来,街道将继续做实做细“丰云”论坛这一党建品牌,调动更多党员、群众参与其中,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再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