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富林街道:党员战疫在前沿,“三包”机制显实效发布时间:2022/7/21 9:34:00 文章浏览:3618次 文章来源:广富林街道
“越是最困难的时候,越要与群众在一起,团结群众就能战无不胜。”广富林街道通过压紧压实进党员社区“包小区”“包楼栋”“包邻里”的“三包”责任制,持续开展“楼组党建”“健康守护”“特殊关爱”三项行动,充分强化工作机制、细化常态管理、深化实际行动。疫情期间,21名“第二书记”带着“上任七件事工作清单”上岗,助力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优化社区治理体系,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健康。
强化机制,保障“三包”作用发挥
广富林街道落实一系列工作机制,有效发挥“三包”机制在社区的作用,有条不紊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建立两级联动机制,提升组织力。疫情期间,街道党工委领导班子深入调研,推动协调就医、物资保供等难点问题,为“三包”机制落实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街道党建部门与居民区党组织书记、“第二书记”保持24小时在线沟通,协调解决各类问题。孕育支撑凝聚机制,增强战斗力。针对个别居民区因连续确诊病例造成的居民恐慌情况,街道党工委书记走进社区、亲临一线,组建特别行动小组,由副书记挂帅、凝聚各方力量为居民区党组织解难纾困;“第二书记”带领党员志愿者在微信群主动发声,帮助居民理解政策、科学防疫,营造团结一致、积极向上的防疫氛围。形成宣传总结机制,扩大影响力。发动党员成为传递决策部署的宣传员、勇当拔点攻坚的示范者、愿做服务群众的贴心人。在疫情期间,街道制作了百余篇“战疫日记”“党员第二楼组长”“战疫案例说”等系列报道,形成了万余份照片、视频、绘画作品,向广大群众传递红色正能量。

细化管理,统筹“三包”有序运行
疫情期间,街道党工委在确保疫情防控不松懈的基础上,始终将保障居民正常生产生活作为推进“三包”机制落实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为先,构建组织架构。“第二书记”以“疫”为令、砥砺逆行,协助居民区党组织书记统筹机关下沉志愿者、社区干部、报到党员志愿者力量,完善116个志愿服务团队的组建等工作,形成了党组织引领、党员示范带头、群众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服务为本,体现务实本色。“党员第二楼组长”在楼道积极“亮身份、树旗帜”,开展“楼组党建”“健康守护”“特殊关爱”三个专项行动。为特殊群体送上“党员服务联系卡”,解决买菜、配药等问题。动员社区教师组建“文体小分队”,为居家的孩子们组织策划了别开生面的线上亲子活动,确保防疫、学习两不误。组建“防疫翻译团”,为外籍居民传达防疫信息,搭建社区“连心桥”。落细为要,凝聚强大合力。社区党员志愿者从自己的“小家”延伸到社区的“大家”,带头服从各项防控要求,营造团结、和谐、互助的良好氛围。发挥专业特长,提供专业消杀指导,在对团购供应企业进行资质审核的同时,为居民公布透明的物资市场价格,合力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深化行动,有效落实“三包”机制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广富林街道积极探索社区治理新做法,进一步巩固深化“三包”机制。在见常态、求长效上再深入。探索“第二书记”“工作日线上在岗、双休日现场值岗、节假日履职驻岗”三岗制度,保证“第二书记”全天候抓实抓细社区党员队伍、常态化核酸筛查、参与“三驾马车”协同运转等日常管理。在明职责、重考核上再强化。加强“第二书记”“党员第二楼组长”与居委会干部的互学互促,拟建立“第二书记”工作室,一方面借助社区党校平台,通过季度培训、半年论坛等,进一步提升居委会干部的业务能力;另一方面,定期将“第二书记”的社区表现反馈给派出单位,激励其作用发挥。在抓对标、重细节上再提升。进一步做实社区党员“包邻里”机制,细化网格责任区和联系户,实现“楼组党建”全覆盖、零距离、快响应;探索党员参与社区治理积分制,鼓励其主动发出好声音、传播正能量,打造一支能在关键时刻充当“中流砥柱”的党员志愿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