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日记】区税务局钟殷:向“疫”而行 无悔青春发布时间:2022/4/13 12:04:00 文章浏览:3201次 文章来源:区税务局
3月31日,我背起行囊踏上了第二轮核酸筛查抗疫之路。我进驻支援的是中山街道东外社区居委会,属跨区域指派。当我踏进居委会大门时,看到的是飞奔的人影,听到的是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现场环境嘈杂却有序。在这里生活工作的时光里,我对基层一线的抗疫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
集结·号令
来到所驻居委的头等大事就是统筹社区报到党员的力量,组建党员志愿者团队。经了解,由东外社区管理5个小区,还有些许人才公寓,地理分布比较零散。到东外社区报到的党员有60余人,从年龄结构来看,近一半超过45岁。经过逐一联系确认志愿服务意向并根据实际岗位筛选后,一支20余人的党员抗疫志愿者队伍诞生了。其中的10人还组成了应急突击队,24小时待命,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每当有紧急任务,应急队党员们随叫随到,消息在微信群中一发布,几秒钟内就能得到回应,人员迅速集结完毕。三个封控楼道需要早9时到晚9时12小时值守,队员们尽心尽力,出谋划策改进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监督居民足不出户、为居民答疑解惑等,将原本枯燥乏味的任务变得更有意义。
同时我们还组建了巡逻队,每天分时段在小区开展巡逻,用大喇叭劝居民足不出户,并为特殊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如有位脑梗患者每天必须走路方能缓解病情,我们特地在其家门口用警戒线圈定了一个活动范围,既方便患者也避免居民误会。

检测·引导
记得好几次凌晨5点开始就准备全员核酸检测事宜,所以前一天晚上会提前帮老年人打印好核酸检测二维码,一直忙到很晚。为了加快进度,我仔细研究操作说明,成功安装使用“神器”——上海市健康云小程序二维码生成机器人。可在1分钟内全过程自动生成5、6位居民的核酸检测二维码。“你太棒了,有了它可以大大解放人力,我们可以有更多时间准备核酸检测的其他事情了。”这一做法被东外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连连称赞。
4月9日,全市统一使用核酸码,原来的健康云二维码停止使用。面对新事物的出现,我积极加入本街道新系统咨询群,学习安装使用新的采集APP,在当天的全员核酸检测中,主动担起点位的核酸码或身份证扫描工作。机械、重复的动作一直持续三四个小时,期间还要应对新系统出现的新情况。当天天气闷热,裹着大白装的我全身湿透,面罩上都是水汽,模糊了视线。“小姑娘,拿着擦擦汗吧。”一位居民递过来一包纸巾。瞬间,有股暖意涌上心头,心想辛苦点没什么,值了。

保供·集采
随着封闭时间的延长,老百姓对生活物资的渴求与日俱增。为了满足广大居民对主副食品和其他生活物资的需求,我们组建社区保供团,按小区划分,依托楼道志愿者微信群,下发街道集采团购套餐信息,分享保供链接,尽最大努力发挥桥梁作用。作为保供团的团长,我每天收集团购渠道、与供应商对接、发布订购信息、制作订购清单、核对收款账目、确定到货时间、清点到货数量、处理售后问题等,争取每日发起1-2个团,迄今已组织蔬菜肉团、粮油团、牛奶面包团、大米团、鸡蛋团等十余次。保供的工作琐碎且吃力不讨好,但通过一次次解释、安抚、回应,老百姓对我们组织的官方团购越来越信任。
为了畅通保供“最后一公里”,及时将物资送至居民手中,我们还组建了送菜志愿者队伍,卸货、消杀、分拣、搬运、配送全流程负责到底。有好几次供应商送到货时已是半夜,忙了一天的我们虽然疲惫,但仍用最快的速度、最饱满的精神将居民所需的生活物资安全完好地送上门。针对独居老人和年长住户,我们还提供上门送菜送饭、送防疫物资等服务。

“我外公外婆都快90了,不会用智能手机,家人们很担心,每天都会给他们电话。多亏了街道和居委会的安排,每天都有志愿者照顾他俩,你们辛苦了。”一位网友在微博上写道。
在下沉社区的这段日子里,我渐渐地融入这个集体,深感责任在肩,努力化身“物资拆分员”“秩序引导员”“素材采编员”“先锋召集员”“社区保供员”等,牢牢地把党旗插在社区疫情防控一线,向党组织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作者系区税务局钟殷,自2022年3月31日起担任中山街道东外社区居委会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第二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