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永丰街道:疫情一线倾全力 “疫”路保障应民需发布时间:2022/4/15 15:17:00 文章浏览:3579次 文章来源:永丰街道
为切实发挥下沉党员作用,增强居民区志愿服务补给,切实解决封控期间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松江区永丰街道在职党员主动到社区报到,尽锐出战,协助所在社区党组织在一线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
志愿服务 尽锐出战
3月底,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各级党组织纷纷行动,下沉精锐力量支援一线防疫,每个居民区均配有一名讲政治有担当的党员骨干担任居民区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第二书记”,积极配合居民区党组织招募组建志愿者队伍。在居民区党组织统筹安排下,党员力量凝在一起,各类资源聚在一处,在群众需要的一线,在顽强抗疫的关口,都闪耀着党员大白的身影。
排摸底数、纳入队伍。封控初期,各居民区紧急招募志愿者服务社区,得到党员们的积极响应。下沉社区的“第二书记”根据党员报到底数与党员逐一联系,梳理出在职党员疫情防控志愿队伍清单,及时建立微信群便于信息上传下达,并火速成立在职党员组成的党员先锋突击队,时刻待命、随时接受居委调配。据统计,各居民区共成立党员突击队24支,参与服务的报到党员近两千名。
分组协作、轮流服务。志愿者招募令一经发出,除了党员积极加入外,也吸引了众多热心群众加入,他们变身为小区里的“大白”,战斗在抗疫一线。为了更好地满足抗疫要求,提高服务效率,志愿者队伍分组协作,按需排班,成立了健康服务组、关心关爱组、社区巡逻组、生活保供组、垃圾清运组等。“大白”们是核酸秩序维持者、物资运输搬运工、线上团购牵头人……多重身份,却有同一个名字——“志愿者”。
党建引领,楼道包干。哪里有急难险重,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为了更好完成封控期间抗疫任务,维护小区居民的正常生活,各居民区依托报到党员,积极推进楼道党建。如玉树居民区建立了“党员楼道联系组”,以“22名党员+楼道组长”联合机制,负责值守联系楼道,引导居民逐栋进行检测。同时,关心特殊人群,分类施策开展人性化服务,做实“一栋一个志愿者”。据统计,全街道共计918幢楼栋成立临时党小组,2000余个楼道建立党员责任区,将党的组织建立在离群众最近的地方。
组队服务 匹配民需
随着封控时间延长,居民区的各种民生需求与日俱增,居民区党组织充分利用好志愿者队伍,以党员牵头,分别组建了配药队、运输队、保障队,挑起了守护社区家园的大梁。
护好“药罐子”。封控让不少居民无法出门配药而心生焦虑,为此,街道建立常态化配药机制,一方面街道层面成立“配药小分队”,每天收集各小区的配药需求,通过“药房确认、全科挂号”,实现“一次问诊、多药配齐”。另一方面,各居民区组建“健康小组”,上门收取并消毒医保卡、就医册,理清就医需求和配药清单,在配药量大的时候,分担街道的配药任务。截至目前,已为千余名居民配药,日均60单。
保好生命线。志愿者既是疫情之下的逆行者,也是护送病患的“摆渡人”。4月8日晚,86岁的鲁全妹老人全身发痒块,体温39.8度,需要立即就医。仓桥居民区党总支加强与街道防疫力、派出所等单位沟通,提前开好《转运单》和就医证明,努力为病人开辟绿色通道。经过医院紧急治疗后,老人脱离危险。遵医嘱,病人要回家静养,考虑到120公共资源紧张,志愿者钱金辉、张小弟挺身而出,深夜专程驾车将鲁全妹安全接回家中。
顾好“菜篮子”。封控期间,为解决特殊群体的粮蔬供应问题,志愿者们动足了脑筋。首先借助抗原自测的机会,党员志愿者将老年人分成独居老人和无人照顾双老两种情况,优先照顾85岁以上确实无力参团且自理困难的老人。许多志愿者放弃街道配送的客饭,匀给这些老人,用行动体现对他们的关怀。对有自理能力的老人,由志愿者先行垫付帮助其参与团购,老年人再用现金结账。在团购盛行的当下,志愿者们身体力行,规范团购秩序,要求“团长”们签署《团购承诺书》,发扬人文关怀,为小区特殊群体预留货物,提供生活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