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山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4321”党群阵地体系赋能全域转型发展发布时间:2021/12/15 16:04:00 文章浏览:6736次 文章来源:佘山镇
佘山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加强中心体系功能建设的根本目的和关键抓手,积极打造家门口“15分钟党群服务圈”,逐步建立“4321”党群服务阵地体系,即“中心—片区—站—点”四级阵地,“基层党建活力圈、社区生活服务圈、网格化赋能管理圈”三圈并轨深度融合,“线上、线下”两网交错联动,以及一个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党群服务综合体。
坚持织密建强,阵地渗透力提档升级
佘山镇域面积66.8平方公里,现有基层党组织172个、党员3075名,常住人口约13万,其中佘北大居5.6万人。鉴于服务管理面广量大、东西片区发展不均衡、大型居住社区人口数陡增等现状,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依托“4321”党群阵地体系,坚持把党的工作延伸到经济社会和民生发展最活跃的经络上,以党组织为支点,联动各方力量打造家门口的党群服务之家,推动阵地从“建起来”到“转起来”、从“融起来”到“链起来”转型升级,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全面优质贴心的服务。

今年以来,在原有三级阵地的基础上,持续优化阵地布局,推动功能融合,扩大服务覆盖,在佘北大居内新建一处1万平米的佘北党群服务中心,预计年底启用,将为大居居民提供一站式、多功能、高品质的服务;在天马工业园区内新建一处700平米的“峰创智汇”党群服务站,与佘山高新科技园党群服务站互补联动,打造成为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党建新引擎;全面提档升级翠鑫苑居民区党群服务站,在5580平方米的空间内融入多部门阵地功能,弥补镇社区党群服务阵地空间的制约和资源分散的不足,持续放大综合为老服务、社会组织服务、统战工作、市民健身等工作阵地的融合效应。
坚持铸魂造形,阵地引领力深入人心
事业靠人,人靠精神,精神靠理想信念。加强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功能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实事工程、民心工程,需要集合广大党员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而阵地建设的核心在于突出政治功能,关键在于凝聚党心民心。结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心走实,中心以“有形阵地+无形阵地”相互补充、一体联动的方式,紧紧抓住党员队伍思想教育,由一批引领一片、带动一片、影响一片,以点带面,由浅入深,不断提升阵地政治引领力。切实发挥社区党校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阵地作用,在常态化开展“党课开讲啦”“吾讲四史”活动基础上,推进佘山镇“百年百人讲党史”项目,通过百堂微党课擂台赛的形式遴选出22堂精品微党课;成立“百年初心映山红”“佘山三人行”“巾帼讲师团”等宣讲团,广泛开展“红色记忆”“法治安全”“勤俭节约好风尚”等主题宣讲活动,以微党课巡讲的方式送课下基层,打造家门口的“流动课堂”;依托“今日佘山”微信公众号,开设“我的入党故事”“百年青年诵”等学党史专栏,让党的理论思想以更接地气的方式“飞入寻常百姓家”。今年以来,全镇基层党组织书记讲专题党课162人次,开展党课开讲啦242次,受众人次3982人。

坚持精耕细作,阵地服务力张弛有度
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出发点,深化以映山红为核心的品牌辐射效应,发挥红色枢纽作用,加强与融合部门的协同联动,探索党建引领下“N+1+N”的运作模式,推动各领域党建互联互补互动。以组织链推动人才链、产业链、服务链融合,进一步做精做优“四色映山红”农业产业经济、乡村振兴党建共同体、“1+3+N”社区治理格局等运行模式,做细做深党代表“五星必修课”、党建联盟“五彩e+”、“家门口”党群360服务、“旅游美时美刻,志愿随时随地”、“圆梦微心愿”等服务项目,凝聚服务合力,扩大党群“朋友圈”。积极融合阵地资源和队伍力量,与镇妇联共同推进“山麓萌童”儿童议事会、“山麓淑议堂”姐妹议事会、“山麓悦学”公益课堂等平台建设,助力基层社区治理;与镇团委共建共享“青承·扬艺”烙画学堂、青年业委会沙龙、产业集群团建等项目,在服务发展的同时,为凝聚青年、服务青年自身发展搭建平台;与镇总工会共同举办“星火百年守初心 迎春送福暖民心”“党群阵地送清凉 与爱同行心服务”等活动,为居民送上暖心慰问和服务。此外,在大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完善驻区单位“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引入“新时代社区达人”自治资源、成立首批“社会治理合伙人”等形式,创新优化服务能级,放大载体和阵地的综合功能。

佘山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将持续贯彻开放融合集成的理念,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优化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基本阵地的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体系布局,聚集“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效能,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受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