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街道幸福里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多元+” 助力“双减”落实落地发布时间:2021/11/17 14:45:00 文章浏览:4413次 文章来源:中山街道
随着“双减”政策的重磅落地,很多家长有些无所适从,中山街道幸福里党群服务中心深入推进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功能建设,通过集聚多元参与、搭建多元载体、融合多元文化,实现资源有效融合,为“双减”提供服务资源、服务平台和服务内涵,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集聚多元参与,共筑“双减”服务资源
幸福里党群服务中心自启用以来,始终以“服务党员、服务群众”为宗旨,树立“党建引领,多元参与”的工作理念,通过挖掘社区达人资源,对接社会组织项目,融合职能部门力量,将各类优质资源入驻党群服务中心。发挥社区达人的手工特长、烘焙技能,开设周末亲子活动。对接社会组织舞蹈、美术、表演、戏剧等方面优质资源,通过签订项目协议,给家长提供“家门口”的公益课程。强化与职能部门的工作例会和信息沟通机制,将妇联“手拉手孝亲行”“小豆豆梦想书屋”“茸城好家长”等项目,团委“疯狂沪语”项目以及工会“公益乐学”等项目融入党群服务中心。通过不断搭建多元教育服务平台,让每个孩子能够享受到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活动,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切实把家长们的“操心事”变成“暖心事”。

搭建多元载体,筑牢“双减”服务平台
幸福里党群服务中心立足居民群众实际需求,积极搭建多元载体,筑牢党群阵地服务平台。打造素质教育学堂,提升综合素养。开展“幸福公益课堂”少儿启蒙课程,开设中国舞、少儿口才、硬笔软笔书法、儿童绘画等课程,培养孩子的身体协调力能力、口才能力、手眼协调能力、色彩感知力、造型想象力等综合能力。打造红色教育讲堂,赓续红色基因。邀请松江老兵宣讲团走进幸福里,开展“幸福·红色故事荟”系列活动,将老兵为孩子们讲述的革命故事化作对孩子的无声红色教育。打造亲子互动课堂,联结亲子情感。通过开展亲子烘焙、亲子编程、亲子手工、亲子绘本阅读等活动,增加亲子间的陪伴,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融合多元文化,筑梦“双减”服务内涵
把多元文化渗入到教育活动中,不仅开阔了孩子们的知识面,提升了孩子的参与积极性,更获得了代入式的体验。强化本土文化,提升融入感。每周邀请专业老师开展“疯狂沪语”课堂,讲述一系列的上海故事和老物品,带领孩子们加深对上海历史的了解,领略老上海的风情。强化传统文化,增强自豪感。在重要节庆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孩子们参与社会公益,领略中华民族的璀璨文化,继承和弘扬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民间文化,提升传承感。开展皮影戏制做活动,通过老师对皮影戏的起源介绍,不仅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动手能力,还增长对民间戏剧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