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经委:党政融合焕发活力 续写技改增效新篇发布时间:2021/6/2 9:45:00 文章浏览:4654次 文章来源:经委
2021年,区经济工作党委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面营造“比学赶超”氛围,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争做金牌“店小二”,始终以“店小二”的服务精神引领工作,坚持精准服务,着力解决企业技改难点、堵点和痛点,形成了主动履职、靠前服务、部门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局面,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凸显服务叠加效应,助力企业实现规模与效益“原地倍增”
自动化生产线省时省力,机器人“上岗”提高效率,精准化生产提高质能,一项项工业技改项目为松江经济高质量发展催生了新动能。今年3月至5月,区经委共受理首批49个技改扶持项目,计划新增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44%。
为积极推动新一轮工业技术改造,加快结构调整,提升产业集聚水平,促进制造企业向智能化、高端化、集群化、服务化和绿色化转型升级。区经委不断加强政策宣贯,将服务的触角延伸至项目前端,释放“全面政策宣讲+全程跟踪服务”“1+1>2”的叠加效应。陆续举办多场技改政策宣讲会,与企业面对面,详细解读最新的市、区技改政策。鼓励企业用足政策红利,积极申报技术改造专项补贴,帮助企业做强做大。对认定的重点技改项目,按其核定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给予不超过10%的补贴,单个项目补贴最高3000万元。优化技改审批流程,坚持需求牵引和问题导向,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加速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尤其是在2020年疫情“解封”后,以工业企业技改为突破口,加快经济复元重振、企稳回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自3月起连续10个月保持正增长,工业行业投资增长面由一季度不足5%升至12月份的21%,展现了较强的韧性和活力。
放大技术溢出效应,力推松江“制造业”向“智造业”转型
区经委秉持新发展理念,引导企业扩大有效投入,促进工作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夯实实体经济之基,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增加内驱力。
恩欣格集团是一家专注于工程塑料加工和生产的知名企业,业务遍及全球。为了打造国际先进的现代化装备车间,企业开展了高性能塑料汽车部件产线升级改造。因对产业相关政策缺乏了解,改造之初就上门求助,经委的“店小二”们了解情况后,及时在项目申报等多方面予以指导,并帮助企业积极申报技改扶持资金,手把手地教企业立项、备案。经技术改造,恩欣格顺利引进了国际领先水平的德国高端塑料注塑零部件技术,项目投产后填补了这项技术的国内空缺,并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国内采购商对进口的依赖。“尽管项目受疫情影响,国外技术专家团队无法到现场给予支持,但在松江区经委的大力支持下,技改没有因此而被耽误。2020年新投产的注塑车间贡献了全公司整体近30%销售额的佳绩,减少了约30%生产操作员工,提高生产效率约20%,产品质量大幅提升,客户满意度也显著提高。”企业项目负责人由衷感慨。
与传统人工操作流水产业线相比,自动化生产具有高效、稳定、降本等方面的优势,应用在电脑配件行业中,能够有效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节约人力成本与生产成本。日沛电脑配件(上海)有限公司在技术改造前,面临手工操作占比高,信息化程度较低等诸多困难。区经委的“店小二”们了解到企业建设智能化产线、提高自动化水平的需求后,积极主动靠前服务,帮助企业申领技改补贴,从资金上为企业电脑配件自动化生产线技术改造加大保障。新增产线将机械手用于小工件的取料、送料,以及对半成品的湿抛、打磨,实现了产线自动化生产,缩短了生产周期,产能高达6104万件,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随着新一轮工业技术改造的全面展开,区经委党政深度融合,抢抓“科技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的重大发展机遇,为“制造业”持续注入“智造”动能,松江工业企业的生命力愈加旺盛,行业的市场竞争力也越来越强,“松江制造智慧造”的未来蓝图正在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