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中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安宁疗护中绽放党性光芒发布时间:2021/1/26 12:29:00 文章浏览:3505次 文章来源:卫健委
安宁疗护2012年列入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是针对预计生存期较短的疾病终末期患者提供全方位关怀的服务,使患者能够安宁、有尊严地度过余生。中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第一批试点单位之一。中心党支部打造“守护生命最后的烛火”党建品牌活动,让安宁疗护在党建引领下走出新范,为树立良好的社会效应添砖加瓦。
正向引导践初心
越来越多的“95后”乃至“00后”医护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终末期患者及其家属的主力军,中心党支部通过开展经常性教育、培训等活动,从小人物、小故事入手,用真心、真情引导年轻医护人员以热情、阳光的心态服务患者,在安宁疗护过程中不断坚守初心使命。
当护士长发现刚刚轮岗到安宁疗护科、年龄最小的小护士存在抵触情绪时,及时与其进行深入沟通,讲解安宁疗护的意义是通过关怀给予患者力量、温暖和安心感,并引导其鼓起勇气、消除恐惧,主动深入病房与患者及家属谈心交流。通过精心护理,主管的患者和家属感受到了尊严感与安心感,特意为医护人员写了感谢信。
专业技能展匠心
安宁疗护的病人大多骨瘦如柴,有压疮。如何提升患者的舒适度与生存的质量是支部党员们共同关心的问题。经探讨,支部与辖区内其他医院护理部建立长期合作模式,联合开展主题党日,邀请专家分享压疮、失禁等护理技术与理念,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技能,切实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同时,中心党支部以党小组为单位开展自主学习、互帮互学活动,党小组组长作为负责人指导医护人员提高护理技能。在日常学习和培训的基础上,设立护理技能考核评价机制,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志愿服务现爱心
安宁疗护服务自开展以来,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团体均积极与中心联系,加入到关怀队伍中。与中心有长期共建协议的大学志愿者团队会定期安排志愿者来中心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与患者唠唠嗑、谈谈心、聊聊天,让病患逐渐转变认识,在每时每刻的“心理舒缓”关怀中正视病情和临终问题。党员志愿者们聊些身边发生的趣事,给予患者积极的安慰与开导,让他们在人生最后的旅程中保持乐观和安心。
剃须、理发对安宁疗护患者来说较为困难,为让患者更整洁、更有尊严,中心党支部组织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组成“小小理发师”志愿服务队,定期为病患剃须理发,拉近了患者与医护人员、志愿者之间的距离,展现爱心的同时,也让病患和家属更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