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里亭街道:“三步走”打造“领头雁”书记工作室发布时间:2021/2/18 8:57:00 文章浏览:3307次 文章来源:九里亭街道
九里亭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围绕市委、区委和街道党工委的各项工作要求,以“全面领头、全面开创”为目标,打造社区“领头雁”书记工作室,挑选党性过硬、业务扎实、经验丰富的基层党组织书记组成基层党建智囊团,使书记工作室成为推进基层党建、传帮带教干部、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带动街道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立标强基 形成书记工作室运行体系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为确保书记工作室运行有条不紊,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搭建好机制的“四梁八柱”。建立工作模块制。明确自身建设、服务群众、队伍带教、实践探索等四个工作模块,细化每月工作目标,列出工作任务和预期效果,推动书记工作室建设标准化、系统化。设立分组督促制。按照书记履历经验、擅长领域,将书记工作室全体成员划进四个工作模块组,通过共同策划、实地指导、督促实施等方式相结合,确保年度工作顺利实施。创立互查互检制。建立分组横向互查制度,通过“四个模块交叉互查、重要时间节点互查”的方式,对每个模块、每个月工作情况进行互查评估,确保工作效果,及时总结归纳工作成果,形成工作经验。
带教赋能 发挥书记工作室实体效能
发动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开展示范教学,着力将“领头雁”书记工作室打造成社区干部培训、交流互助的平台,不断提升社区党务工作者专业化水平。实施社工“培力坊”项目。组织工作室书记认领“创新社会治理”“基层党建提升”“城市有机更新”等课题,承接社区工作者培训、组工干部培训等工作,以讲座、座谈会等形式传授经验做法,助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能力突出、善于创新的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分享交流经验。每年,将社区治理中的工作实例汇编成册,成为来年学员培训的教材,提高教学实效。定期组织书记工作室成员“走出去”,并将学来的经验“本土化”后在组内学习交流。推进“导师带徒”工作。面向新提拔的基层党组织书记,通过老书记带新书记的“导师带徒”工作机制,一对一、手把手传授经验,提升新书记的工作水平。老书记每季度参加新书记党组织的活动,进一步提高书记工作室成员的参与度,提升“导师带徒”工作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服务增效 延展书记工作室多重功能
坚持以书记工作室为引领,激发党建活力、双向互动,不断激发社区党建内在动力。实施“头雁五诊”机制。定期安排一名退休老书记在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坐诊”,遇到基层党组织书记“问诊”,便奔赴现场“出诊”,遇到“疑难杂症”,组织书记室成员们集体“会诊”,开具解决问题的“药方”,并定期“复诊”,进一步提高社区治理水平。实施书记督导机制。定期组织书记工作室成员下沉至15个居民区党组织,针对党建责任制、支部规范化建设以及党群阵地建设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增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化水平。打造书记资源平台。依托区域化党建平台,整合书记资源,加强组织间资源共享,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通过区域化资源来弥补社区自治中的不足,以互惠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