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山镇:党建领航促发展 商会聚力强担当发布时间:2021/2/2 10:33:00 文章浏览:3678次 文章来源:佘山镇
佘山镇商会在市、区工商联的悉心指导下,立足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组织属性,以理想信念教育指导点建设为突破口,提升商会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深度融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持续推动党建与商会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双赢。
坚持政治建会,发挥理想信念教育“稳定剂”作用
强化政治建设。镇商会不断加强党建引领和组织覆盖,实现58家会员企业的党组织全覆盖,2020年成立商会党总支,加强对商会企业党组织的引领和指导。结合“四史”学习教育、发展形势任务和重点工作实际,牢固树立“党建一盘棋”和“大教育”理念,发挥商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把理想信念教育融汇于商会各项工作中。强化体系建设。重点抓好商会、商会党总支、青创联三套班子建设以及工作阵地建设,设立会长副会长办公点,便于更好履职。在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体系上,探索形成了“1+30+X”模式,即1个理想信念教育指导点,30个党群服务阵地(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全镇29家党群服务站),“X”个党建项目,如商会“企业家讲堂”、党建联盟“五彩e+”、“王海云书记工作室”等,通过有形的阵地和有效的载体把更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团结在党的周围。2020年,指导点开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宣讲、“四史”专题讲座等学习活动13次,会员企业参加教育覆盖率达到100%。
坚持团结立会,发挥理想信念教育“粘合剂”作用
整合内外资源。发挥牵线搭桥作用,将商会内部和社会各方资源整合起来,通过服务、资源、凝聚力来吸引企业入会,扩大企业朋友圈。会长杜惠鹏开设道德大讲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企业经营管理融合,为企业家注入经营智慧。商会党总支书记王海云开设企业经营管理系列课程,特别是在疫情期间,给予很多中小企业精神上的支持。推动平台融合。牢牢依托书记工作室、党组织和阵地三个平台将商会企业凝聚在一起。成立1个书记工作室,即王海云书记工作室。构建“2+N”个党组织格局,即成立1个商会党总支、1个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党总支和N个商会企业党支部。打造“1+X”个阵地,即建设1个理想信念教育指导点和X个商会企业党群活动室。结合经济形势和企业党员需求,通过开展情景党课、主题党日、市区两级的惠企政策宣讲等,将理想信念教育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服务等相结合,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同心同向。
坚持服务兴会,发挥理想信念教育“催化剂”作用
加强政企联动。2018年在佘山高新科技园开辟商会工作阵地,引入“党建+商会+部门”工作机制,推出了系列政策类、文化类服务项目。2020年出台赋权清单,在推荐权(包括党员发展、推荐评优、教育资源配置等)、建议权(包括重大事项建议、政策制定建议、评比表彰建议等)、监督权(包括行政效能、营商环境、人才服务等)方面赋赋予商会企业和商会党组织权利。加强企企联系。搭建企企联系平台,推动企业间信息互通、相互协作,抱团发展,互利共赢。一方面,建立班子分工联系制度,定期联络走访,听取需求,疫情期间对全镇200多家中小企业进行走访,帮助解决一些燃眉之急。商会在企业复工后,得知企业防疫物资紧缺,复工面临困难,第一时间向镇上17家民营企业送去价值10万余元的防疫物资。另一方面,依托商会企业党组织书记、园区网格员队伍,建立党建分片联建工作制,助力企业复工防疫同步推进。疫情暴发之初,生产酒精棉的好易公司被紧急征用,镇商会得知企业原材料运输遇到困难,协同园区管理公司立即协调园区内其他企业安排运输车辆。当好易公司酒精棉包装盒标贴库存不足时,镇商会协调园区内标贴生产企业为其赶制标贴,保障出货量。
坚持改革强会,发挥理想信念教育“清醒剂”作用
做实“一会一品”。围绕助力脱贫攻坚,2018年开始推进“牵手工程”项目。30家企业结对佘山镇30户困难家庭,将慰问拓展为解决就业、助学帮困等个性化的帮扶。结合对口扶贫,启动云南助学项目,10家商会企业于2020年组团奔赴云南资助景洪市勐旺乡18名高中生,在勐海出资30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大学生。履行社会责任。改革强会的落脚点在于发挥商会民间优势,让这个组织更加灵活,在关键时刻能够积极作为、展现担当。2020年围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这一主线,商会企业示范带头,动员一切力量抱团取暖,体现了较好的社会责任感。会长企业鹏程通风带头捐资捐物,带动企业捐款170余万元,安宇峰等会员企业主动组织党员和员工在社区开展防疫志愿服务,青创联会员企业咏姿时装第一时间转产口罩支持防疫等。
佘山镇商会将以理想信念教育示范点创建为契机,以共建共联、共享共赢为目标,自觉扛起政治责任,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努力推动商会和会员企业党建工作创新发展,为高质量建设“科创、人文、生态”的现代化新松江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