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山镇陈坊居民区党总支:“网格”党建让社区治理更有温度发布时间:2020/11/10 13:13:00 文章浏览:3365次 文章来源:佘山镇
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提出“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根本前提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服务居民、造福居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多思考如何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佘山镇陈坊社区为在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一流治理”,结合社区管辖面积大、空间结构复杂、人口结构多样等特点,通过前期走访、入户调查、党员群众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大量调研,2018年底,初步形成了“一网九格”党建网格化治理模式,更及时、更有效、更精细地回应居民的所需所盼。

支部建在网格上,党建创新激活“神经末梢”。2019年,居民区党总支结合居民住宅区、辖区单位分布现状,在社区网格化管理基础上,将9个网格与4个二级支部相融合,将支部建立在网格上。由社区工作人员、党员、民警、志愿者组成网格管理服务队,使网格单元成为有组织架构、有党员队伍、有活动载体的社区基本单元。9名网格长兜起网格内大小事,负责统筹党群服务、环境整治、安全生产、治安巡逻等工作,引导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回社区报到的在职党员下沉网格,形成发现问题在网格、解决问题在网格、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在网格的社区治理新格局。坚持分“格”不分家,加强9个网格之间的沟通互联,实现责任互担、优势互补、信息互动、成果共享、事务共商的良好局面。

“全岗通”服务进网格,“制度链”赋能社区治理。划小网格,让党建工作伸进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消除“盲点”,实现网格动态管理全覆盖,把服务做深做细做实。居民不出网格就能反映问题,让干部多跑路、让居民少跑腿。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党建+网格”的优势尤为明显,信息排查、口罩预约登记等都在网格内开展,服务半径缩小、服务效率提高、居民的获得感进一步提升,党建“小网格”撑起治理“大格局”。一套管根本、管长远的制度是重要保障。结合实际,构建网格责任制、党员走访制度、网格长志愿者工作职责、党员网格服务认领制的链条机制。以网格责任制为抓手,大力激发居委会干部“全岗通”业务能力,使其突破原有的条线壁垒,促使干部重心下移,深入网格了解社区情况,实现“进得了门、说得上话、办得了事”的服务新格局。

优质服务“大整合”,“党建+网格”激发“红色动力”。“网中问民忧、入网解民困”,收获“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好局面,各类矛盾纠纷、信访问题降幅明显,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提升,同时激发居民、各方力量参与到社区治理的主体意识,激发自治共治的内生动力。居民区党总支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四史”学习教育等,充分整合力量和资源,借势借力,推动社区治理能级提升。依托区域化党建大平台,与7家共建单位及2户辖区企业签订服务协议,利用网格阵地联合开展宣传教育、文明创建、便民服务等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同时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阵地的服务功能嵌入到网格上,通过精细化管理服务来调动居民的自主性积极性,将居民在网格内凝聚起来,作用在网格内发挥出来,缩小社区工作开展的物理空间和情感距离。

“干部有担当、党员有形象、组织有威信、群众有感情、治理有温度、执政有根基”,本着“六有”目标和原则,陈坊居民区党总支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融合导向,通过探索实施“党建+网格”治理新模式,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全员参与”“上下齐心”持续不断地深化建设,把网格打造成党建的“创新热地”、支部的“堡垒阵地”、党员的“风范领地”,不断激发基层治理的活力,徐徐勾勒出一幅“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幸福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