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昆山镇:加强“三个融合”推动“三个转变” 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发布时间:2020/12/2 15:26:00 文章浏览:4899次 文章来源:小昆山镇
小昆山镇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区委相关部署和要求,按照“区域统筹、融合联动、共驻共建、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立足实际,统筹资源,夯实基础,创新载体,加强“三个融合”,推动“三个转变”,扎实推进全镇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党组织等各领域党建工作,不断完善区域化党建体系,努力构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做实党建引领小昆山“三区”联动发展这篇文章。
加强组织融合,推动“单打独斗”向“整体作战”转变。镇党委着眼大党建格局,打破基层党建工作“小循环”“内循环”,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发挥区域内社会多元主体的作用,推动“单打独斗”向“整体作战”转变。突出开放互融。定期召开全镇区域化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实现各领域党组织的良性互动。将8家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6家“炬力昆秀”地校结对党组织、22家驻区单位党组织、18家居(村)党组织以及20家“两新”党组织纳入到区域共建队伍中,并列出区域化党建资源60余项。推动共建结对。加强党建结对共建,集中开展结对共建签约仪式,目前,镇辖区内累计有76家党组织完成签约,从思想、力量、活动和资源等方面加强对接,组织开展点亮“微心愿”、“四季之约”大讲堂、“金融”直通车等活动,富有成效。激发内生动力。将全镇的中心工作融入党建工作中,梳理建立“需求、项目、资源”三张清单,紧扣重点工作、重大工程等,确保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决战‘创全’ 党员力行”主题党日中,13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累计服务6000余人次,激发党员干事创业、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
加强资源融合,推动“各自为政”向“开放共享”转变。全镇各基层党组织有效整合镇域内外各类资源,发挥“联”字力量,做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融合联动的基层党建工作文章。“请进来+走出去”搭建党建共享平台。将“炬力昆秀”地校结对党组织书记吸纳进“昆冈书记工作室”,扩大书记带教队伍。通过开展“四进”带教活动,组织后备人才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高校,做实人才共育项目。“硬件+软件”深化社区自治共治。围绕“板凳课堂”党群服务阵地,让更多共建单位、社会力量下沉社区,不断延伸党群服务触角,推进社区治理,打造“板凳课堂”2.0升级版。由镇党代表和区域化共建单位中有法律特长的党员提供司法调解和法律援助服务,建立“今天我值班”轮值制度,提升居民法律意思。“定期+不定期”培育特色工作。以党建品牌项目的形式,有效激发区域内共建党组织参与热情。成立“文之韵”舞蹈队、“文之声”戏曲沙龙队等一批文化特色队伍,围绕垃圾分类、疫情防控等主题,创编节目赴社区演出,丰富居民精神生活的同时起到宣传教育作用。

加强服务融合,推动“传统模式”向“多元共促”转变。找准党建工作的着力点,服务全镇的经济发展、城镇建设、乡村振兴、民生事业等各项工作,不断丰富服务资源、拓宽服务功能、显现服务成效。延伸服务新链条。以服务主动引领和深化新材料产业集群党建工作,镇领导班子带头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建立大走访大服务和大调研等联系企业制度,落实企业联络专员30名,及时为企业协调解决急难愁问题。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举办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人才宣讲会、法治讲座进企业,启动“园区贷”等系列活动,为企业提供金融、人才、法律、科技等全方位服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拓展服务新领域。在峰泖家庭农场党支部基础上,探索成立“冠军驿站”党群服务站,集“党群活动、为民服务、协商议事、文化宣传”于一体,由党员农场主方冠军引领带动周边农场主走上新型职业化发展道路。提升服务新成效。在城市治理、美丽街区创建工作中,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如九峰物业公司、城管中队和平原、昆西、大港居民区等党组织结对共啃“硬骨头”,建立老旧小区网格管理制,加强巡查和整治,楼道堆物等现象大为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