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昆山镇农业服务中心:田间课堂“传真经”技术推广“接地气”发布时间:2020/12/1 14:58:00 文章浏览:5190次 文章来源:小昆山镇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生产始终是国家高度关注的大事,为进一步提高本地家庭农场的生产技能水平,保障粮食总量稳中有升,小昆山镇农业服务中心党支部结合“四史”学习教育启动“田间课堂”,充分发挥支部党员专业优势,采用面对面教学方式,给农民送技术,给群众送服务。

以问题为导向,开设“田间课堂”。农业服务中心党支部引导党员发挥技能优势,把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相结合,把党建活动阵地从室内转到室外的田间地头,开设“田间课堂”。鼓励专业技术过硬、工作经验丰富的党员带头下基层,面对面、手把手、有针对性地指导家庭农场主,开展农技服务“传、帮、带”,将最新的技术传授给广大农民,并对农民在种植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给予现场指导。党支部迅速成立了一支党员指导团队,根据农户特点和生产情况,制定“田间课堂”年度计划。在“四史”学习教育之初,党支部就召集了团队人员和第一批家庭农场主进行首次田间教学活动。农场主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不仅认真听取指导员的教学,同时也消除了生产环节的疑难问题。
以需求为导向,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团队充分收集家庭农场主的需求、建议,分别在水稻生长的各个关键时期深入到户、深入到田,指导范围辐射全镇6个农业行政村,家庭农场培训率达到90%,受益家庭农场达70多户。党员们精心准备,对家庭农场主进行春耕备耕、整地播种、肥水管理、除草除虫等指导,使全镇水稻种植的每个环节得以顺利推进。家庭农场主从过去种田凭经验到如今讲技术看时令,从过去的施肥吃不准到现在的用肥精准化,思维方式改变了,经营理念也逐渐从卖稻谷转向了卖大米。

以效果为导向,党员、农户双丰收。通过“田间课堂”的现场教学,给农户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获,高产示范家庭农场的水稻平均亩产量比全镇水稻平均亩产量增产5%、病虫害发病率比其他农户降低15%。农户们对科学生产方式都有了服理、服气的变化,提高了绿色生产的意识。党支部引导党员主动下沉基层给群众送服务、送技术,发挥了农技人员的业务特长,提升了党员的责任意识,有效推动了小昆山镇农业的稳步发展,让党员们感到自己的工作更充实、更有价值了,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党支部为党员们展示自我搭建了平台,让大家体会到能力建设的重要性,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给广大农业战线的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自觉肩负起历史重任,为建设松江乃至上海的都市农业新标杆贡献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