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街道西林塔居民区党总支:汇集社区力量,有序推进旧街坊改造工作发布时间:2017/7/27 15:58:00 文章浏览:3547次 文章来源:岳阳街道
“塔湾新村1号隶属于原工业局,2号、3号隶属于原化肥厂,4号隶属于原蔬果公司,5号隶属于原曙光厂……”西林塔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姚梅掰着手指一一细数,只是三个旧街坊改造地块之一就已经如此复杂,西林塔居民区的拆违难度可见一斑。违建拆除是旧街坊改造的第一步,也是老城区工作难点之一。西林塔居民区的改造区域囊括了零星公房和老小区多个区块,违建认定、责任明确等问题为西林塔工作增加了很多困难,但在党总支的引领下,在居民自治的推动、群策群力的支持下,西林塔的旧街坊改造工作正在有序打开局面。
党建引领,坚守一线强信念
今年2月旧街坊改造工作启动以来,西林塔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6名工作人员、28名党员志愿者骨干分成三组,青松石一组、塔湾新村两组,分头对涉及违建的住户进行入户宣传,并配合做好拆违过程中的安全维护等工作。但142户、2204平方米的违章总户数和总面积,以及每幢房屋不同的隶属关系、不同的围墙高度,部分住户复杂的房屋结构、现实的困难情况,都着实让拆违工作一度陷入僵局。“2月份以来,我们党总支、居委会工作人员没有好好休息过一天,除了完成常规的工作,平常我们就留2个人值班,其他人不管工作日、休息日,全部都到居民家里去走访做工作。”刚从居民家赶回来的姚梅脸色略显疲惫,但说话却依旧掷地有声,“但我们会坚持下去。旧街坊改造是造福居民群众的好事,我们憧憬着改造完成后有一个崭新的小区。那时,大家一定会觉得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这样一份坚定信念的支撑下,虽然面对着不少问题,但西林塔居民区党总支领导,居委会、业委会、党员居民骨干不曾放弃、没有退缩,坚守在旧街坊改造工作的第一线。
居民自治,透明程序赢信服
塔湾新村由于历史遗留原因,围墙本身过低,居民们不少存在着自行加高的行为。党总支联合业委会、党员、志愿者骨干协商沟通,达成初步共识:从旧街坊改造的根本目的是“为居民带来更和谐舒适居住环境”出发,正式向居民征求意见——将围墙统一划定标准加高,既能达到旧貌换新颜的目的,又能满足居民对安全的需要,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经过几番沟通协调,最终,党总支通过与街道旧街坊改造部门协商,小区统一做围墙的方案得到了支持。目前该设想已通过区规划局的审核,居民区党总支正预备等初步设计方案出来后,在小区进行公示,并逐户进行上门宣传。“是这些党员和志愿者骨干给了我们继续下去的勇气,更给了我们推进这项工作的智慧和力量。”姚梅欣慰地说。
群策群力,真心诚心促工作
西林塔的旧街坊改造区域归属复杂,甚至有五幢楼分数四个不同单位的情况,使得拆违工作很难开展。针对违建认定的问题,居民区党总支秉持将心比心、开诚布公的原则,请房管所所长、社区民警与居委干部一同实地查看。由房管所专业人员当面给居民解释房屋的违章判定,根据房管所的产证区分,最终认定有3幢房屋的搭建部分属于无证违建,面对面的解释和清楚明确的判定依据让居民们更加信服。
拆违之所以困难,是因为涉及住户的既得利益,而要完成拆违,需要的不仅是明确的法律依据,还少不了反复的沟通解释。在这方面,党员志愿者骨干们付出了很多。塔湾新村1号某处违建为出租屋,涉及租客的实际利益和居住问题,住户坚持不愿拆除。针对这一情况,居委干部与志愿者几次上门与租客进行沟通解释,最终获得理解。正式拆违那天,居委干部和志愿者们主动帮忙租户搬运家用物品,居民区党总支又联系区域单位中良家店帮忙拆热水器,联系区域门店帮忙装防盗窗,联系城管帮忙清运,几方合力之下,终于完成该户的拆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