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泾五金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党支部:“三有”工作法 为流动党员建起温暖的家发布时间:2017/11/23 14:24:00 文章浏览:3337次 文章来源:泗泾镇
上海市泗泾五金城是沪西南区域最大的专业五金市场,有商铺2000多间,经营户近1000户,从业人员5000多人,日均顾客超万人,年销售额35亿元。在这里,客商南来北往,经商者也来自五湖四海,流动性很大。泗泾五金城市场管理公司历来重视党组织建设,2011年建立党支部,目前共有党员53人,其中在册党员12人,来自十余个省市的流动党员有41人。
党支部始终认为,党建做实是生产力,做细是凝聚力。如何让外出党员离家不离党,流动不流失?针对这一问题,泗泾五金城党支部在组织机构设置上,坚持行政班子与党支部齐抓共管,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开展“党员先锋行、共筑商城梦、展现新作为、锤炼好作风”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并开展党员亮牌经营、诚信经商等活动,增强党员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
在系列活动的影响下,市场流动党员逐渐凝聚起来,队伍越来越庞大。为让流动党员在外创业也能找到组织,党支部通过“三有”工作法,努力把党员的“家”建得规范、建得温馨,让党员对组织更有归属感。一是联络有平台。党支部建立了五金城流动党员红色微信群,让每名党员随时向组织说心里话、提建议和要求。党支部对党员提的建议、要求及时回复。公司董事会、管理层把一些好的建议当作金点子采纳。对一些生病住院、家庭出现意外的困难党员给予慰问,让外出党员在创业地享受组织的关怀。二是学习有阵地。党支部在房屋使用较为紧张的情况下,依旧腾出房屋建成党员活动室,在显要位置设立党建之窗、党务公开栏,展示支部风采,使党员活动有场所,学习有阵地。三是活动有保障。自“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开展以来,在外经商的党员要经常回家参加党组织活动有实际困难。党支部根据上级党委的统一部署,多种形式组织流动党员深入学习十九大报告内容、党章等内容。大家通过微信、QQ群等载体,把参加学习的照片和视频发回党组织,寄回学习笔记,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