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黄浦江上游水资源保护区,泖港镇境内三分之一的面积都被郁郁葱葱的涵养林覆盖。可开发土地较少、工业发展受到限制、规模养殖场被关闭,泖港镇的发展似乎被套上了“紧箍”。然而,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镇党委、政府积极拓展思路,将昔日制约发展的瓶颈变为竞争优势,打出了“生态环境”这张王牌,着力打造“清洁、整齐、美丽的生态泖港”,使昔日的“紧箍咒”变成了如今的“发展经”。
生态小镇声名鹊起
在最近公布的2009年第二季度全市郊区(县)市容环境质量评估中,泖港镇以93.09的高分再次摘得桂冠。自从上海市容环卫质量监督部门开始对全市郊区(县)98个街道(镇)的市容环境进行测评以来,泖港镇已摘得五次测评中的四个第一名,获得了“国际大都市中最干净的生态小镇”这一美誉。
市容环境质量评估主要着眼于道路、居住区、垃圾收集点、公共厕所、公共场所和环卫车辆清洗等六个方面。镇保洁公司担负着保一方清洁的使命,对于泖港优美环境的创建自有一套心得和体会。
干净整洁的道路是带给来往之客的第一印象。100余名环卫工人每天从清晨5点30分就开始清扫道路,一天两次大型清扫、遇到垃圾多时随时保洁,保证了泖港大街小巷的整洁。夏日来临,生活垃圾清运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泖港镇每天约产生生活垃圾60余吨,环卫工人要保证每天中午12点前把前日的垃圾清理干净。
为了防止垃圾在运输过程中污染道路,今年全镇所有垃圾压缩车的污水槽都进行了改造,垃圾经压缩后产生的污水都经过密闭水槽留在固定容器内,绝不会外漏。
保洁面积大,有时难免出现纰漏,重要的是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在泖港,镇保洁公司建立了一整套问题快速处置机制。今年6月9日,市容环卫质量监督员发现泖港镇新旭路80弄处堆放了装潢垃圾。镇保洁公司得知这一情况后,24小时之内就清运了这堆垃圾。
生态效益日益显现
坐拥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泖港镇的农产品打出了水净、土净、气净的“三净”品牌,迅速赢得了市场青睐。摈弃“村村冒烟”千篇一律的发展模式,泖港镇党委、政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抓住现代农业和生态旅游两条主线,着力从农产品结构、农业特色、质量、市场等方面长远规划,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最近,镇党政领导班子又将“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链”,写入了学实活动的整改落实方案,大力予以推进。
生态环境看泖港——如今,泖港镇绿化面积近万亩,人均公共绿地达136.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为30.6%。而曹家浜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第一批试点村首先完成了污水纳管,成功创建为“上海市生态村”。近三年来,全镇16个村都创建成为“上海市整洁村”和“健康村”。如今,环境优美、干净整洁的泖港又将创建国家卫生镇和全国环境优美镇。
优美的环境引来全国各地考察团前来参观考察,镇党委、政府抓住这一契机,结合“三农”工作综合试点区建设,科学规划,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发展与区大旅游相配套的休闲旅游农业,重点开发贯穿涵养林的休闲观光游线路,以及叶新公路沿线的生态观光游线路,在保护黄浦江水资源的基础上发展镇域经济,创出自己的特色。(来源:松江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