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弄潮全球数据通信行业发布时间:2015/12/10 14:47:00 文章浏览:3991次 文章来源:admin
20岁出头的年纪辞去知名企业的工作,转行卖电脑配件,到如今成为一家年销售逾百亿元的企业总裁,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总裁顾国平前后用了15年时间。出生于1977年的顾国平,看起来很年轻,却不失成熟企业家的睿智与谦逊、从容与激情。“未来三四年里,上海斐讯会成为全球数据通讯行业的一个重要“玩家”,坐在位于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崭新的办公楼里,顾国平脸上写满信心。
成立于2008年的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一家集研、产、销于一体的信息通信领域卓越的设备和服务提供商。虽是行业新秀,在不少细分市场领域斐讯已经具备了叫板国际巨头的实力,而伴随着两年后年销售300亿元的目标,上海斐讯正加速向国际通讯巨头行列迈进。
铸就民族品牌
作为土生土长的松江人,家族没有遗传给顾国平太多的创业基因,也没有留给他任何创业基础,但在骨子里顾国平却有着松江人鲜有的创业情怀。
2008年底,顾国平和合作伙伴们将此前创业所得的1亿多元悉数投入,创建了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网络通信与移动终端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
通信设备行业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高门槛行业。作为市场上的后来者,斐讯要想在这个市场中分得一杯羹,衡量的不仅是企业的实力,考验的更是顾国平及其团队的耐力。
“做自己的品牌”,并非一朝—夕之功,顾国平也深知这点。“做这—行要耐得住寂寞,十年磨一剑”,纵观斐讯这几年在市场上的表现,脚步并不慢,从初创到小成,仅用了不到7年的时间,这得益于顾国平在创业之初,就为斐讯设定了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路径。
虽然“年轻”,但过去7年中,斐讯在研发投入上的“下血本”,可能令众多规模庞大的通信企业望尘莫及,围绕技术的应用及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斐讯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2%至15%投入研发,并形成了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
目前,斐讯已先后在上海、北京、南京、南宁、天津、泗阳、鹤壁、德国慕尼黑等地陆续建立产业园区、研发基地及数据中心等。占地12万平方米的上海总部大楼已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同时将拟建上海研发总部第二期,规划面积达37万平方米。
从企业创立开始就大力投入研发,目前上海斐讯已拥有员工近4000人。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占比达到60%,在这些技术人员中,硕士以上学历的达到30%以上,博士以上学历的达到5%以上。顾国平说,人才的集聚将是斐讯未来在全球竞争中的重要资本,而有了这样一支强大的队伍,斐讯每个月的专利申请量达到60项以上。
布局五大板块
通信业内人士说。斐讯布局看起来像是从前的华为,但顾国平不在乎“小华为”的评价,也毫不避讳地以“无名小辈”自居,他更在意的是,多业务领域中,“斐讯”这块自有品牌已有小成。
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4G、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推动全球通讯市场进入重大转型期,由此带来通讯行业的巨大市场增量,也为斐讯提供了全新的机遇。在顾国平看来,公司前五年,无论是技术研发还是业务拓展,都是在集聚资源、储备能量,以期下一个五年的厚积薄发。因此,早在2013年初,斐讯就开始重新布局,围绕着“产品垂直化”,形成了个人移动终端、企业网络、家庭宽带终端、云计算、智慧城市五大业务板块,开始了由单一的通讯设备制造商向整合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转型。
在五大业务板块下,上海斐讯还相继建成了复旦-斐讯研究院、上海电机学院—斐讯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斐讯院士专家工作站等联合研究机构,分别对安全、物联网、智能通信等方向进行尖端研究,深入参与行业标准研究和制定等。“未来,我们势必还会进入通讯行业核心的芯片、屏幕等领域。”顾国平说。
加速在云计算业务板块的全球布局,上海斐讯将形成—个全国覆盖、全球重点部署的云计算网络。在这张大网中已建和在建的数据中心机柜达到3万个,分布在北京、马鞍山、上海和南宁,到2018年左右,斐讯自建机柜总数将达15万个。“明年我们还要在德国慕尼黑和美国硅谷启动数据中心建设。届时,我们将成为全国最大,继谷歌、亚马逊之后的全球第三大第三力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顾国平说。
2014年11月起,顾国平担任广西慧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仅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带领慧球科技签署了165亿的智慧城市框架协议。
五大业务板块齐头并进,至今,上海斐讯的销售及服务网络已经覆盖中国市场一、二线城市,并在快速推动三、四线城市的渗透和覆盖。与此同时,以德国为中心的欧洲市场,新加坡为中心的亚太市场,土耳其、阿联酋为中心的中东北非市场,巴西为中心的南美洲市场,美国为中心的北美市场,俄罗斯为中心的独联体市场的全球市场布局正在全面铺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