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泾镇同欣居民区:以区域化党建促社区治理创新发布时间:2015/11/17 11:05:00 文章浏览:3690次 文章来源:洞泾镇
洞泾镇同欣居民区积极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按照“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工作思路,强化组织领导,优化组织设置,整合各类资源,创新活动方式,使党员、社区民警及驻区单位在区域化党建工作平台上找准各自的工作着力点,共同促进区域和谐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积极联动,夯实“大党委制”的区域化党建基础
为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适应洞泾镇社区治理工作加速发展的新形势,同欣党支部于今年年初积极推行“大党委制”。由社区民警兼任副书记,派出所与居委会的联系和协作更紧密和顺畅。以前社区民警虽然身兼辖区治安防范和矛盾化解等工作,但对社区事务关注较少,与居民群众接触不多,居民区党支部遇到相关疑难问题,有时难免也会底气不足。现在民警担任党总支副书记后,肩上的责任重了,工作热情得到进一步激发,不分“份内份外”,主动跨前一步,与居委会并肩工作,双方互通信息,互为“后盾”。走家入户,感情的交流越来越多,居民对民警的熟悉度和认可度提高了,社区矛盾的化解也更加顺畅。遇到群租整治、相邻关系纠纷等,党员和居民群众也会信服这个“穿制服的”副书记,配合调解工作。在应拆未拆工作中,原村民因利益诉求而产生矛盾难于协调,在支部的引领下,民警副书记与居委干部一起,结合法律知识和相关政策,发动党员协商议事,影响周边群众,倡导换位思考,把部分动迁户的思想工作做通,最终让老百姓受益。每到暑假,民警副书记还主动承担起同欢、洞星两个居民区的100多名孩子的暑期安全教育工作,今年暑期的“小阿奈特”倡导文明停车活动也深受居民们的好评。
双向服务,增强区域化党建的强大合力
同欣居民区主要由同欢、洞星两个农民动迁自建房和原张泾村老村辖区两大部分组成,除此之外,辖区内还包括了派出所、学校、卫生院、企业服务中心等企事业单位。这些驻区单位党员在社区自治中也发挥着不容小觎的力量。如何将这些资源整合,为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是同欣居民区党支部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同欣党支部为织就这一张内外联动,相互配合的“党员服务网”,设计并组织了以“共进与服务”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如与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合作推进辖区内老年人健康、卫生等服务工作;与学校联系,为辖区内的困境儿童提供暑期学业辅导等便民利民的活动;为了居民区安全,支部协同城发公司在砖新河北侧修建围墙;为了丰富老年人生活,在洞星居民区内新建了老年活动室等,通过一系列惠民举措,做到纲举目张,双向互动,让驻区单位在这张“服务网”中发挥了越来越强劲的作用。
做实项目,激发社区党员参与社区事务的热情
自开展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化建设以来,同欣居民区党支部推出了一批实效性强、党员参与率高的项目。如在“美丽庭院”项目创建工作中,同欣党支部推出了“同欣·馨家园”社区微信公众号,方便了党员和居民了解社区活动和最新服务举措。特别是对于一些年轻党员,平时由于忙于工作,很少参与党员活动和社区的其他事务,通过这样的网络平台,让他们了解了党支部的动态和社区的各项活动,进一步把他们吸引到社区活动中来。居民们在足不出户知晓社区事务的同时,还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直接向居民区党支部反映社区中的各种问题,党支部的工作人员也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回复,进一步提升了办事效率。微信平台通过线上的及时沟通,缩短了社区与居民的距离,架起了支部与党员、居民沟通的桥梁。
位于同欢居民区二楼的社区学习点是同欣党支部凝聚在职党员的重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居民区党支部陆续组建了同欢沪剧队、沪语乡音说唱沙龙、老年大学教室、乒乓俱乐部等多个教育学习点,在职党员在下班后即可参与社区丰富多彩的各类文化活动。与此同时,由同欣党支部牵头,结合创建“美丽庭院、文明庭院”活动,动员在职党员带头参与、从我做起,为社区为居民提供更多服务,有效地提升了在职党员的责任感和归属感。通过党员带家庭、带小组、带群众,探索弘扬道德新风尚,传递社会正能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
同欣居民区以活动为载体,以机制为保障,以服务为纽带,以促发展、保稳定、优民生为宗旨,进一步深化了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共建和谐社区,使党的组织网络和工作网络实现了全覆盖,区域化党建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共同开创了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