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墩镇联建村:民情工作“三部曲”助推党建工作项目化建设发布时间:2015/10/26 10:25:00 文章浏览:3583次 文章来源:车墩镇
为近一步推动党建项目化建设有序开展,车墩镇联建村党支部深入开展民情诉求“三级联动”工作,以民情信息员队伍建设、提高个人素质、发挥民情工作室“三部曲”为抓手,有效推动党建工作稳步发展。
“前奏曲”:加强民情信息员队伍建设
开展任何一项工作都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队伍,加强队伍建设是必不可少的。联建村现有7个村民小组,为保障民情信息的上传下达的便捷性,在每个小组配备民情信息员1—2名,在人口密集点设立民情联系点,另外,按网格划分,在村部的东西两侧增设了民情联络站,每个站点配备一名民情信息员,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民情信息员一方面是群众的“眼睛”,对社区为民办实事进程进行监督;另一方面也是群众的“耳朵”,及时听取民意,了解民生。壮大民情信息员队伍,建立覆盖社区的信息网络,既可畅通信息渠道,做到信息上通下达,更好的服务于民;同时对做好信访稳定工作也起到推动作用,从源头着手,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目前民情信息员队伍有10人,均有党员担任,定期组织信息员进行培训,传达上级最新要求,了解基层最新情况。并建立民情信息员联系制度及问责制度,明确责任,严格工作程序,全力做好辖区内社情民意信息的收集上报工作。
“独奏曲”:提高党员信息员的个人素质
民情信息员是整个工作的主力军,是信息上传、下达的收集者和提供者,所以信息员的素质及信息的真实、有效性显得非常重要。村党支部要求民情信息员要多了解辖区内居民的需求,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对所发现的问题,及时与社区网格联络站工作人员进行联系沟通,切实保证村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如今年8月份,社事社区办开展的为老助餐补贴服务项目,由于人多名额少,且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许多老人未能得到助餐补贴,老人及家属带着不满要求去政府部门讨说法。在得知情况后,各小组社情信息员在第一时间便把村民的想法及动态及时上报到村党支部。支部书记当天便召集有想法的村民听诉求,8队的陈老说:“我与老伴都80岁的人了,老伴现在瘫痪在床不能自理,而我自己也是一残疾人,平常子女都要上班,中餐无人照料,希望支部帮我们解决中午助餐的问题。”村民们各抒己见把自己的想法及诉求一并提出。村“两委”班子人员共同商讨找解决办法,一边安抚村民们的情绪,一边向上积极争取名额。经过努力,现在已帮助陈老解决了助餐问题,群众呼声得到了解决。同时,因信息员的工作认真态度对提供信息非常及时,有效遏制了上访事件的发生。
“齐奏曲”:发挥民情工作室的整体优势
民情工作室对各联络点、联络站上报的民情民意信息整理、汇总、分析、督办、反馈等工作,对收集的民情民意及时分解,提出意见和建议,督促各工作人员及时办理,并将办理情况及时向群众反馈。与此同时,以党代表走进民情工作室为契机,对专业性较强的及超出村级权利范围之外的疑难杂症的问题,通过党代表走进民情工作室的工作模式协同其他部门力量加以解决,使民情工作室充分发挥最大优势。如联建5队的便民水泥路,因长期大型货场的进出导致地基坍塌,路面严重开裂受损,影响村民出行不便,每逢雨天,村民对坑洼不平的道路总是连声抱怨,诉求不断。支部通过党代表走进民情工作室工作方式协同村镇建设办力量对水泥路进行修缮。如今平整的水泥路已焕然一新,村民也个个为民情工作室发挥的作用翘首点赞。
通过开展“民情民意”三级联动服务平台,使党支部进一步畅通了民情诉求渠道,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更加畅通。同时使党支部及时了解掌握民情信息,对村民提出的意见、诉求及时处理反馈,以此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