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墩镇长溇村:一名农村年轻书记的“坚守”发布时间:2015/9/2 10:22:00 文章浏览:4043次 文章来源:车墩镇
“哎,这不是新峰嘛,今天带村干部们来看戏啦?”“是啊,陆阿伯,今天和大家一起看看戏,主要还想听听大家最近有什么意见想法,有什么困难没?”车墩镇长溇村“庆重阳温馨送戏活动”的首场演出在7组一户村民家的外场地上举办,村党总支书记李新峰带着工作人员随文艺沙龙一同来到表演现场察访民情,前来观看演出的村民一见书记来了,都纷纷围了过来打招呼。而那边正和一位老人聊得热火的青年人就是李新峰,别看他年纪轻轻,现年37岁的他却已扎根基层15个年头。
初到村委,坚守从此不停歇
李新峰刚到长溇村的时候,年仅22岁。那个时候的他,刚从部队回来。带着些微的紧张和期待,他走进了村委会。村委会的工作千头万绪,很多年轻人都不屑这种“婆婆妈妈”的事。李新峰一开始面对犹如一团乱麻的工作时也很无措,但在茫然中他选择的不是放弃而是坚持。
他主动以经验丰富的领导同事、老干部老党员为师,沉下身子虚心向他们请教,在不断充实自我的过程中,思来量去,李新峰渐渐悟出了一个理——纷繁的工作从哪里入手?社情民意是关键。如果不了解社情民意,就做不好社区工作,当不了一名合格的村务工作者。虽然他是土生土长的长溇人,但是除了自己从小熟悉的几个人,长溇村其他的情况,他却知之甚少。从此,在乡间小路、村落农舍,经常可以看见他忙碌的身影。在与农民群众摸爬滚打的交往中,家乡的人、物、事深深地印入他的脑海,使他对村务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坚定了他走下去的决心。
光阴流淌,岁月沉淀。好几年,为了群众过个安稳佳节,他大年三十值守在村委,走访巡查;好几次,台风来袭,狂风肆虐,大雨滂沱,他带头冲在第一线,不畏风雨,抗台防汛,为村民的安全保驾护航。“新峰这小伙,肯干、肯吃苦,为我们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做了好多事情啊……”一名张姓阿婆语重心长地说。是啊,他在坚守中品味着工作的酸甜苦辣,在坚守中与乡亲们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当村主任,富村之梦扛肩头
2009年,李新峰被村民选为长溇村村委主任,他直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苦孩子出身的他深知要改变长溇村的现状就要把经济搞上去,因此村集体资产的增加就成了李新峰追求的目标。
他和老书记陆新云同志配合默契,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进强村富民不遗余力;立足长溇村农业村的优势,积极做好农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科学种植,强化良种推广,不断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加强与落户租赁企业的联系,及时掌握租赁单位信息,尽己所能为业主排忧解难,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面对当前宏观调控的形势,认真谋划村级经济发展,积极参与镇村捆绑式发展,累计投入1200万元,预计年收入60万元,并不断追加投资,提升村级经济发展后劲。
为了提升租金收入,李新峰多次与租赁户据理力争,努力提高合同价格;为了守护集体资产,他曾驱车追至南汇,步步紧逼追讨欠款。当有人问他为何这么拼命时,他却显出惊讶之情,反问道:“村民信任我,才让我当了这个村主任,既然做了这个当家人,我做的这些事情难道不都是应该的吗?”如今的长溇村在他和一批有干劲的年轻村干部的努力下,村固定资产和净资产比2010年分别增长了47.4%、17.2%,年可支配收入也比前年增长了近12%。
初心不变,坚守之路在继续
前几年,李新峰考上了公务员,但他还是继续坚守在长溇村这片土地,在村干部的岗位上继续追逐着自己的梦想。“经济上去了,村民的生活水平也要跟上,做那么多事,最根本的还是服务好村民。”李新峰如是认为。
为满足老年村民的生活需求,他认真开展摸底调查,率先推行了送餐上门服务,解决了高龄独居、行动不便的老人们吃饭难的问题,赢得了村民的感谢和褒奖。当听说村民凤某大专毕业,因就业形势严峻,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且凤某父母离异,父亲因重度精神病长期住院医治,家境困苦时,李新峰积极地牵线搭桥,为凤某成功寻找到就业机会,使他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有了李新峰的带头作用,长溇村的工作人员都以积极向上的状态,踏踏实实地做人干事。这几年,长溇村的环境在逐步改善,村民们欣喜地感受着村落的变化。村庄改造完成了,污水纳入管道,供水管网进行改造,水泥路通到了家家户户门口,路灯亮起来了;农家书屋、社区健身苑、门球场、健身步道相继建成,每当夜幕降临,成群的文体爱好者在健身苑将广场舞舞动成田头舞;公交车开进了村庄,为老服务实行全覆盖,文艺沙龙走村串户乡音缭绕,节假日可以在村老年活动室观看村民自编自演的大戏。而提起李新峰,村民们个个夸他是“我们长溇村的好家长”。
去年,老书记到龄退岗,李新峰从此身兼长溇村党总支书记和村委主任,成为名副其实的“班长”。不管身份如何改变,“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服务好村民是我们村务工作者最基本的职责。”这个想法始终没有变,这是李新峰当初选择基层的初衷,也是他坚守15年的信念。
(车墩镇长溇村党总支 费燕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