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享更优质公交服:区交通委党组加快创建“公交城区”步伐发布时间:2015/7/15 10:01:00 文章浏览:3385次 文章来源:报刊网站
近一年来,在公交车站候车的松江人多了两个习惯:上车前他们习惯于用手机摄像头对准候车厅广告牌上的一个微信二维码“扫一扫”,手机上会清楚地显示所需乘坐的公交车到了哪里,还有几站到达;上车后他们会打开WiFi,连接公交车上开通的艾特网无线热点,享受免费上网的乐趣。
“依托信息化建设的逐步完善,人们乘坐公交将渐趋智能、方便、快捷、舒适。”区交通委办公室主任朱江说,“十二五”期间,本区坚持“公共交通优先”的指导思想,以增能扩容、综合协调、深化改革、管建并重为发展战略,积极推进有轨电车建设工作,做好新能源车购置安排,全面提升公共交通吸引力和竞争力,努力为广大市民提供智能化的公共交通服务,提高市民公共交通出行比重,使松江区创建“公交城区”的步伐大大加快。
依托信息化打造智能公交
大力推进公共交通信息化建设,初步完成便民服务系统的平台搭建,为居民提供实时清楚的公交出行信息。自2013年至今,本区智能公交信息化平台的搭建不断完善。
2013年11月6日起,区交通部门试点推广公交二维码出行服务系统,候车乘客可以通过智能手机上的微信、QQ、易信或其他二维码扫描软件,对准公交候车牌上印有的二维码进行扫描后,手机屏幕就会转到显示该条公交线路路线方向、当前所在站点位置、下一班车目前所在位置和距离乘客所在站点距离等详细情况的页面。乘客可以通过页面显示的具体数据,选择自己是继续原地候车还是转乘其他线路。
2014年12月,全区400多辆公交车搭载“艾特免费车载WIFI平台”,开通车载无线热点,乘客上车后,在手机上打开“WIFI”,选择连接“Aiterrw01”或Aiterrw02”,随后通过下载对应的客户端实现免费上网。同期,“爱巴仕掌上公交”APP上线,包含公交二维码出行服务功能等。
2015年6月1日,“松江微公交”微信平台启动,这是全市首个结合实时公交、市民监督、新闻公告等功能的公交微信服务号。除了包含原有的公交二维码和APP功能以外,在“新闻公告栏目”中,市民还可以查看线路新辟、调整及变更等情况,随时掌握周边公交线路的变化。此外,市民还可通过点击“我要上报”,上传发现的公交司乘人员的好人好事、投诉曝光以及表扬建议等。上报完成后,市民可在“上报历史”中查看处理结果反馈,并对处理结果的满意度进行评价。朱江表示,这是为了努力提高公共汽车运营管理和服务品质。
节能减排发展新能源车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拥堵和污染问题的加剧,使得运量适中、节能环保、建设费用相对低廉的现代有轨电车以及以电、气为能量的新能源公交成为城市可持续交通发展的新选项。
2013年,《松江区现代有轨电车网络规划(2013—2020年)》自公示日起就受到社会各界关注。中心城区以地铁线网作为骨干交通,城市外围则采用有轨电车作为骨干网,这种以有轨电车网连接卫星城和中心城区地铁网的设想正在松江投入实践。朱江说:“两者互为补充,则可使城市轨道交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今时今日,松江现代有轨电车车辆招标工作已经结束。阿尔斯通和上海轨道交通设备发展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上海阿尔斯通交通设备有限公司,将为松江的首个有轨电车项目提供30辆有轨电车。首批建造的T1和T2两条有轨电车线线路总长约29公里,设有42个车站,计划于2017年投入运营。
据悉,今年8月起本区全面淘汰2007年以前购买的车辆,购置174辆新能源公交车,包括111辆电动公交车和63辆LNG(液化天然气)公交车。新能源公交车推广使用,将对松江空气质量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畅谈“十三五”
创建“公交城区”工作总体目标:争取到2017年,松江区建成有轨电车示范线T1线与T2线一期,进一步完善常规公交体系,形成层次更加丰富(涵盖轨道交通、中运量公交和常规公交)、网络更加完善、功能更加强大、品质更加优良的公共交通系统,出行分担率力争达到38%以上,高峰时段公交专用道平均运营时速提升到20公里以上,为松江的现代化新城建设以及松江区城镇、产业和生态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全面推动和完善各项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3处区级枢纽及6处镇级枢纽的建设工作,力争推进松江客运中心枢纽站规划调整工作。结合南部新城、佘山北大型居住社区及泗泾南拓展大型居住社区建设,新辟及优化调整40条公交线路。新建设完成10公里的公交专用道,完成公交专用道与低等级道路交叉口的信号优先设置,提高公交运营时速,基本完成公交专用道建设。
积极推广低碳节能型公共汽电车:更新2010年以前购买的车辆,60%新购车辆需为新能源公交车。
加快推进公共交通信息化建设:完成智能调度系统、便民服务系统及初步完成综合调度平台的部分子系统的建设,实现智能调度示范应用,完成安全运营和服务供应监管系统的建设,实现公交信息手机服务,完善企业信息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