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松街道湖畔天地居民区:让在职党员成为居民自治工作的“领头雁”发布时间:2015/7/9 10:52:00 文章浏览:3691次 文章来源:方松街道
方松街道湖畔天地居民区党支部积极推进党建工作项目化建设,深化在职党员“六带头六不要”活动内容,持续丰富“给位子、给任务、给荣誉”的“三给”工作内涵,以价值引领、组织动员、支持服务、统筹协调、凝聚骨干等方法和途径,搭建起了党员积极带头、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自治平台,逐步形成了群众事由群众解决的自治工作模式。
建立五本台账,让评价机制成为在职党员的“紧箍咒”
湖畔天地居民区现有在册党员64名、在职党员327名,为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居民区党支部出台了两项举措,匝牢在职党员率先垂范的“紧箍咒”。一是在职党员必须签订一份承诺书。自2012年街道开展在职党员“六带头六不要”活动以来,凡是向居住地党组织报到的在职党员必须在“六带头六不要”承诺书上“签字画押”。在签订承诺书的基础上,居民区党支部为每位到社区报到的党员建立了“五本台账”,即一张报到登记表、一份认领服务项目承诺书、一本志愿服务活动记录册、一张综合评议表、一封反馈信。结合“六带头六不要”活动,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对在职党员的社区表现进行数据化的打分,然后将评价结果与在职党员所在党组织进行共享和反馈,让评价机制成为在职党员头上的一道“紧箍咒”。二是党组织提供践行承诺的平台。在职党员奉献社区的热情再高,若社区不能提供平台,党员践行“六带头六不要”则成为一句空话。为此,居民区党支部打破党员传统性参加便民服务志愿活动的旧框框,推陈出新,根据个人特长,引导在职党员成为居民区六乱现象的发现者、群租违建行为的规劝者、邻里纠纷的调解员,实现“党组织搭台、党员唱戏、群众喝彩”的初步目标。如湖畔天地居民区4号楼在职党员朱磊是居民区群租整治志愿者。他发现4号楼某室存在违规租赁现象后,一方面电话告知二房东房内乱拉电线、高层住宅使用燃气钢瓶、租客半夜吵闹扰民、破坏楼组公共设施等事实,并规劝二房东及时整改;一方面将拍摄到的群租乱象照片发到了业主的电子信箱,室内脏乱差现象的直观画面引起了业主的重视,特地从温州赶来,根据租赁合同中的相关约定,跟二房东终止了租赁合同;珠江新城的在职党员周欢红同志,她自2010年起,就积极参加党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例如清洁家园活动、夜间巡逻活动、献爱心捐款活动等,作为一名党员代表,也为和谐居民区建设出谋划策。在她的影响下,她的家人也十分支持社区工作,成为老年活动室志愿者之一。
依托三个平台,让在职党员成为自治工作的“领头雁”
湖畔天地居民区党支部通过搭建自治平台,让所有党员“动起来”;通过提供便民利民服务,让社区居民的心气“顺起来”;通过开展休闲娱乐活动,让社区居民“乐起来”;通过为居民创造安定的生活环境,让社区秩序“好起来”,有效发挥了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同时也增强了社区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提高了社区居民对党组织的认同感。依托自治平台给位子。居民区党组织把在职党员充实到居民自治团组和社区网格化管理“1+X+Y”的志愿力量当中,让在职党员挑起团组负责人和网格骨干的重担,成为居民自治和网格化管理工作上的“领头雁”,以榜样和表率的力量带领居民群众广泛参与居民自治和社区共治。如:珠江居民区在职党员洪晋宁既是居民区业委会委员,又是综合治理自治团组的负责人。按照党组织要求,他在休息时间内带领50多名平安志愿志完成居民区治安和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及邻里矛盾纠纷调解等任务。他也连续二届担任居民区选举委员会主任。依托党员代表会议平台给任务。2012年,湖畔天地居民区建立了党员代表会议制度,并召开了党员代表会议,以“三亮三立三比”为党员主题活动,即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立足岗位比成绩、立足社区比奉献、立足家庭比和谐。划分了三个工作小组,即社区党建工作小组、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小组和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小组,党员代表们根据各自特长,发挥自己优势,为居民区的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依托微博平台给荣誉。2013年10月开通“新湖畔清晨”政务微博至今,已有粉丝500多人,发布各类信息1000余条。自政务微博开通以来,居民区党支部将社区工作动态、便民服务信息、社会保障政策、垃圾分类金点子、好人好事等及时在微博予以宣传。接下来,居民区党支部打算在微博上开辟 “身边的好党员”专栏,对社区自治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在职党员给予表彰,通过宣传先进典型,达到带动引领党员群众广泛参与自治的目的。居民区党支部也计划借鉴“茸城微治理”平台的运作模式,创建 “湖畔微服务”微信公众号,并在社区小报、宣传栏、楼道告示栏及居委会政务微博上公布微信二维码,发动居民通过微信“扫一扫”功能加以关注。如:居民在居民区发现乱堆物、乱晾晒、乱停车、毁绿种菜等现象后即用手机微信将照片和文字描述发给“湖畔微服务”,党组织则根据居民提供的信息及时协调安排片区力量予以整治,并在微信群里及时发布整改照片和文字描述。
通过开展“六带头六不要”、“三给”工作方法和评价机制的实施,使广大党员参与社区共治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激发,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的数量明显增加,主动认领服务项目参与社区建设的成效得到提升,越来越多的社区党员在居民区自治舞台上挑大梁、唱主角,成为了居民自治工作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