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区水务局:一滴水的奉献发布时间:2015/5/26 11:06:00 文章浏览:3815次 文章来源:区水务局
关上电脑,收拾完办公桌,带上门,准备踏上回家路。脚刚踏出大门,断断续续的雨点打在脸上,他们又毫不犹豫地收回刚跨出大门的脚,打开刚带上的门,坐回到办公桌前,脑海里迅速闪过每个容易积水的路段,每座排涝泵站,每条河的水位情况……手机突然响起,打开短信,原来是暴雨黄色预警的信息,需要加强值班。拿起电话,拨着那一串串熟悉的号码,没过多久,本已空空的办公楼又热闹起来,大家围着会议桌看着辖区的地形图,迅速分工完,大家根据各自的分工忙起来,巡查的巡查,统计信息的统计信息,打电话询问情况的询问情况……这样的场景在每一年的汛期都会上演许多次,每一个水务人都很熟悉。
岁月在他们的额头留下了一丝丝痕迹,心里他们似乎变成了村里人,整日与河道泵闸打交道,脱离了城市的激情。他们就是战斗在水务一线的松江中山水务人,他们在水务行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他们满腔热血,燃烧着对水务工作的忠诚与奉献,他们就是我今天要讲的主人翁--中山水务站全体党员。
他们始终以负责、求实、创新的“水务人精神”,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作表率,工作上勤勤恳恳,业务上精益求精,团结同志,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对于刚入行的年轻人,他们言传身教,促其进步。
他们坚信要让水务工程建设真正为群众服务,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效益,就必须要经常深入群众中倾听呼声。凡每建设一处水利工程,他们都要实地勘察,测量,掌握第一手资料,项目从开始施工到结束验收,在施工现场随时能见到他们的身影。
汛期的防洪排涝工作是水务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年此时他们几乎忘了自己有个“家”。暴雨台风来袭时别人都在往家赶,而他们却在往单位赶。记得台风“菲特”期间他们几天几夜都没有回家,连夜抢排路面、居民小区、厂区积水,封堵险情河段。齐膝长筒靴里早已灌满了水,脚趾都被泡得发白,一个个浑身是水——雨水和汗水,每一滴都透射着辛苦。风雨交加中的坚守,骄阳似火下的执着,披星戴月中的奉献,为的只是守一方平安。因为,他们深知,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一名水务工作者,一心一意为老百姓服务,把老百姓的安危放在首位是他们最大的责任。
在管理上,他们更是推陈出新,不断提出新的管理办法,逐步完善着河道管理泵闸管理制度,奖优罚劣,奖勤罚懒,打破喝“大锅水”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各项管理制度践行成果显著,在区级河道管理泵闸管理考核评比中中山水务站一直名列前茅。
此外,他们始终将自己摆在一个学习者的位置上,坚持学习,严于律己,在实践中磨练、提高自己。不满足于自身所学,为了提高水务工作的管理能力,除了自学,参加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外,百忙之余,仍报名参加各类进修班。
作为千万水务大军中的一员,他们就像一滴滴平凡的水滴,在春雷打响的时候化做雨滴滋润大地。一滴水的理想很平凡,只是想推动一扇水轮机的叶片,发出一度电,点亮一片黑暗;一滴水的理想也很不平凡,奉献自己的青春,与伟大的水务事业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