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石湖荡镇:扬清激浊赤子心,立威立信亦立德发布时间:2014/12/16 10:57:00 文章浏览:6622次 文章来源:石湖荡镇
“没字边上去三点。”刚到石湖荡镇工作的时候,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姓氏时,殳火明都要费力地解释一番。如今,随着殳火明的名气在当地越来越大,“殳”这个生僻字,如同殳火明这个人一样,不再陌生,被大家熟记于心。
立威:敢于动真的“硬头颈”
2011年4月,52岁的殳火明回到自己的家乡石湖荡镇洙桥村担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回家乡工作,能时常照顾家中老父老母,和乡亲们生活在一起,本来应该是高兴的,但我心里很害怕,人家都说‘外来和尚好念经’,我一没有在村里工作的经验,二来我脾气倔,面对同村父老乡亲,没把握当好这个领头人。”殳火明说,虽然已有30年未在洙桥村生活,但他时常去看望父母,村里情况他有所耳闻,洙桥村不好弄。
果然不出所料,上任第三天,殳火明就遇到了麻烦事。由于地处黄浦江上游的浦南地区,洙桥村的生态环境保护较为完好,大片杉木林生长茂盛,然而这竟成为一些村民眼里的“摇钱树”。这天,村民找到殳火明反映,村里的3棵大杉树被盗。
“村里厢的树,哪能好忒伊拉随便砍掉拿去卖?”经过调查,殳火明了解到,村里以前多次发生过村民私自砍伐出售树木换酒喝的事情。殳火明一听,“硬头颈”上来了。他查清了偷砍树的村民后,一家一家上门告知:“偷砍村集体树木是犯法的行为,限你们明天把卖树的钱上交到村委会,要不我就去派出所报案。”第二天,偷砍树的村民乖乖地把非法所得的360元交到了村委会。
此事很快在村里传开,村民们都说:“火明是个犟脾气,敢碰钉子不怕得罪人。”从此,村里再也没有发生过私砍树木的事。
上任一个月后,村委会会计拿着5月份电费单让殳火明签字缴费。“7000多元,侬吓杀忒。”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殳火明依然记忆犹新。他眉头紧锁,迟迟没有签字,疑窦顿生:“一个只有四五名干部办公的村委会,怎么可能一个月用去7000多元的电费?”村干部向殳火明道出了原因。原来,村里无论是种粮、种菜的承包户机械用电,还是开店做生意的用电,电费都是村委会支付。但殳火明凭直觉认为,这事并非那么简单。
当天晚上,殳火明独自一人来到村里察看,他发现给村委会供电的电箱背后搭起了“小房子”,里面一壶开水正在里头“咕噜”“咕噜”烧着,从电箱里接出来好几根电线直通村民家中。“岂有此理!”殳火明这夜没有睡觉,他琢磨着一定要铲除偷电行为,决不能让不正之风在村里盛行。
第二天,村委会布告栏里贴出告示:“即日起,为了根治偷电及存在的安全隐患,村埭头上的部分电箱将拆除,私拉的电线将剪断。今后村民遇到婚丧嫁娶需用电时,可联系村电工接电。此外,所有承包户和经营者都自付电费,村里不再支付电费。”
告示一出,村里像炸了锅。有人说:“多少年来,村里用电一直是这样,凭什么他来了之后就要改变?”也有人说:“这么多年的瘌痢头要剃掉不容易,看他有没有这个魄力吧。”
当然,殳火明也听到了更多村民的支持。说到做到,当天晚上,殳火明带着电工,剪断了所有私搭在村委会电箱上的电线,并通知会计,以后本村承包户和经营户的电费一律由他们自己负担。
次月,村委会电费下降了一半多。从今往后,洙桥村委会的电费除七八月份外,始终维持在每月3000元左右,仅此一项,一年为村集体节省开支3万余元。
立信:公私分明的“一根筋”
由于殳火明作风硬朗,坚持原则,有人给他取外号,叫他“一根筋”。对此,殳火明笑笑说:“叫我什么都无所谓,但是要我违背原则那是坚决办不到。”
2012年3月的一天,村民张天云到村委会办事,一进村委会大门,迎面看见殳火明夹着一条香烟急冲冲地往大门外赶,走到停在村委会大门口的一辆轿车前,他拿起那条香烟往车窗内一扔,嘴里大声说道:“谁要抽你的香烟,别坏了我的规矩。”
张天云见殳火明一脸怒气,忙上前与转身走进村委会的殳火明打招呼:“阿火明,侬气啥呀?”殳火明立马消了怒气,笑着说:“没有什么,那家伙找村委办了点事,硬要拿香烟给我抽,我扔还给他了。”张天云当着殳火明的面竖起大拇指,连声称赞:“阿火明过得硬,过得硬。”
殳火明家世代住在洙桥村,岳父、岳母、小舅子等也是同村人。由于亲属都了解殳火明的性格和为人,他在洙桥村任职3年,没有任何亲戚沾过他的光。他妻子现在是石湖荡镇一家保洁公司的保洁员,女儿自己应聘在镇上一家企业当普通职工。
别人曾当面嘲笑他:“阿火明,像你当了几十年干部,礼送不进家门,酒请不到你喝,老婆孩子工作也不动脑筋,你到底图个啥?”殳火明哈哈大笑,自嘲地说:“我是死脑筋,一根筋,没药救的。”
廉生威、威生信。正因为他自身硬气,所以在工作上敢于坚持原则,从不向歪风邪念低头。
2011年底,村里一半家庭农场和蔬菜地共约800亩土地的承包期限到期,新一轮承包即将开始。当时,村里不少人已做好了“强包、强租”的准备,有的人则私自落实好了转包对象。
殳火明暗忖,一场风波在所难免。
那些日子,他挨家挨户串门,目的只有一个:听听村民对承包、承租土地有什么意见和建议。经过深入调研,他发现村民对过去承包、承租土地的做法意见很大,症结主要在于推选承包人和承租人没有规范的操作制度,随意性大,透明度不够,有的群众甚至怀疑村委存在私下操作。殳火明组织村委班子成员和村民代表多次开会商讨,制定出台了《关于洙桥村家庭农场建设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决定采取由村委会干部和村民代表投票表决的方式,决定新一轮家庭农场承包人和蔬菜地承租人。
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新办法触动了一小部分人的利益,在村里引发轩然大波。村委会召开家庭农场主承包人和蔬菜地承租人选举大会时,有人冲进会场撕掉选票,有人威胁要吃毒药,有人干脆住进村委会。更有甚者,在殳火明办公室门前放起了“高升”,诅咒他……“我们当时都很担忧,心里暗暗地替火明捏了一把汗。阿火明到底是头颈硬、一根筋,愣是一步没有退让。”说起当时的情景,村民陆亚光至今心有余悸。
陆亚光告诉记者,当时最担忧殳火明的是他的家人。去年,殳火明的弟弟身患白血病躺在病床上,临终前,他拉着殳火明的手说:“阿哥,侬太吃苦了,别做了。我让上次承包土地的事吓怕了。”其实,当时殳火明年近八旬的父母就劝过他不要太较真。殳火明没有理会亲人的劝告,他对父母说:“当官就是要为百姓作主,老百姓拥护的事,我决不会屈服于几个无理取闹的人,这是党的原则,我如果不讲原则,谁还会信服你?”
就这样,殳火明顶住重重压力,按照新制定的制度,选出了新一轮家庭农场承包人和蔬菜地承租人,为洙桥村家庭农场发展立了规矩。
立德:为民当家的“小气鬼”
“村委会一年的接待费仅花3680元,他是石湖荡镇出了名的‘小气鬼’。”说起殳火明,洙桥村老党员谭明根连声称赞,“他家境不太好,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但是对老百姓很大方,全村老百姓婚丧嫁娶他都自掏腰包去参加,村民顾林云被车撞伤,他赶到医院看望,一出手就是500元。”
谭明根介绍说,由于殳火明上任后推行了村务公开,村里每一笔收入和开支都贴在公示栏里,所以全村老百姓对村里所有资金来往都明明白白。“谁说阿火明小气呀,他对自己和村干部小气的,一来洙桥村就取消了年夜饭,但对我们老百姓可大方了。村委会出钱请人为全村100多名80岁以上的老人洗衣服,每年重阳节70岁以上老人每人发100元……”听人家说殳火明小气,73岁的陆亚光有些不服气。“阿火明到村里来工作第三个月,就给全村人送了份丰厚的见面礼。”村民沈思全告诉记者,洙桥村地处偏僻,距离集镇较远,“过去村民总为理发的事犯愁,理个发只要5块钱,可是乘车出去来回要20块钱,不划算哟。”原来,沈思全说的见面礼是殳火明为村里建起了理发室。了解到村民理发有困难,村委会腾出一间办公室改造为理发室,并出资雇请来理发师,每周二到村里为村民理发。“你那是小事算什么,要说见面礼,比得上村里开通公交车吗?”见大家七嘴八舌夸殳火明,谭明根扯开嗓子争着要发言。“都怪洙桥村落在‘尴尬头’,过去出门要么去新浜、要么去青浦的小蒸才能坐上公交车,出门实在不便当,阿火明来了,这个全村最大的难题,他硬是给解决了。”“解决了?你说得轻飘了,不知道阿火明为这个事吃了多少苦。为了村里开通公交车,他骑车去新浜的甪吊湾和泖港的五厍来来回回测量,看看哪里的公交通到洙桥最便当。我还听说,他为了村里通公交,跑到泖港去找镇领导,软磨硬泡才把线路批了下来。”村民陆亚光接过话茬,像个新闻发言人似地发布起他了解的情况。他兴奋地说:“2012年4月18日一大早,全村老少都赶到村委会,燃放鞭炮,像迎新年一样迎接来村里的第一辆公交车。”
见大家争相发言,一直默不作声的老支书沈明云打破沉默,他说:“我也来讲一讲,阿火明来了村里变了样。过去村里的市河弯弯曲曲,河岸上杂草丛生,天黑的时候村民不敢出门,担心掉进河里。阿火明到镇里争取村庄改造项目,拉直了河道,修整了岸堤,安装了路灯,如今市河笔笔直,夜里亮堂堂。”
与殳火明共事3年的村委会副主任沈益池说:“阿火明一上任就在班子会上宣布他的‘施政纲领’——工作要接地气,不要干老百姓不喜欢的事情;只做村里财力能承受的事,不打肿脸充胖子,更不能做败家子;做对得起良心的事,不做乌七八糟的事。事实上,他做到了。他离开洙桥时,经过离任审计,他为村里聚集了千万多元的资产,比他刚来时多出了700多万元。”
从村民七嘴八舌的议论中听得出,殳火明没有做过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然而桩桩件件都受到村民的欢迎;他也没有获得过多高的荣誉,然而在村民眼里,殳火明就是一位党的好干部。
不久前,因工作调动,殳火明离开了洙桥村,但乡亲们说,家乡人民永远都会记得他为家乡所做的一切。
殳火明在村老年活动室和老人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