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民意,解民生,不辞辛劳:代表、委员会前听取意见建议发布时间:2015/1/20 10:09:00 文章浏览:6292次 文章来源:报刊网站
前些日子,在石湖荡镇各村(居委会)里,总能看到区人大代表庄银星忙碌的身影。作为一名老代表,每逢区人代会召开前一个月,他都会早早做起准备,走访村居、倾听民意,为切实替群众排忧解难而忙得不亦乐乎。
在不久前的走访中,不少居住在镇上古松路老街的居民都向他反映,由于那里的房屋多数建造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当地居民希望政府进行修缮,改善其生活环境的诉求不绝于耳。庄银星代表为此做了一番功课,他了解到,这些房屋的所有权属于原来的镇粮管所和供销社,系国有资产,若要修缮就必须征得房屋所有人的同意。然而碍于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这事并不好办,需要多部门、多方面进行协调。今年,他将带着群众的这一迫切需求走进区“两会”,他期待有关部门通过协调,尽早解决群众急难问题,为居民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
通过多次深入基层,庄银星代表深刻感受到如群众对许多涉及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的关注度。群众对政府工作关注度和参与度的提升,是对政府解决社会民生问题能力的考验。因而在调研过程中,庄银星总能从更贴近群众的角度看待问题,耐心倾听各方的不同声音,他的履职自然也更“接地气”。“希望通过今年区‘两会’,群众的呼声能变成现实。”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为了更好地履职尽责,会前,不少政协委员也纷纷“走基层”,深入到田间地头和生产一线。何凤萍委员透露,她虽然住在新城区,却一直关注着农村发展,尤其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当听闻本区有600余家污染企业,其中大部分在农村与城市交界处时,她痛心地说:“如果农村的生态环境恶劣,那什么‘美丽富裕新农村’不都是假的吗?”为了在今年区“两会”上献计献策,何凤萍委员在会前每逢双休日就前往农村调研,到村民家里走一走,每次都能发现不少线索。如今,她的足迹踏遍了浦南、车墩、九亭、小昆山等农村地区。去年7月,她到某镇走亲访友时,在“职业病”的驱使下半路拐到附近调研,发现了乱排放、乱养殖等不少问题。
黄婧委员所在的农工党松江区委小组将在今年区“两会”上交出一份沉甸甸的提案:《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倡导绿色低碳出行》。为何说“沉甸甸”?因为这份提案来之不易。去年,黄婧与提案组的委员们曾花费大量时间、经历,向覆盖全区15个街镇7000多户家庭做了问卷调查,收集有关汽车拥有量、小区夜间停放、早晚高峰出行等数据。为了收集专家建议和权威数据,委员们跑遍了区交通局、轨交公司、农委等部门,还拜访了同济、交大、城市规划研究院的专家学者,查阅了大量国内外公共交通论文资料。黄婧委员说,仅是她电脑上存储的相关文件,就多达500余兆。他们希望在今年区“两会”上,这一提案能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