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坚定不移求创新 坚持不懈转作风发布时间:2013/1/18 8:48:00 文章浏览:6589次 文章来源:区委组织部
1月15日、16日,中共松江区第四届委员会召开第三次全体会议。将党的十八大精神转化为指导松江区2013年的工作,成为这次全会的重要议题。全会上,16位区领导交流十八大精神学习体会,谋划工作思路,成为全会的亮点,务实和创新得到了委员们的认可。
咬定转型不放松
本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十届市委三次全会精神,总结2012年工作,部署2013年任务,按照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总方针,进一步解放思想,认清形势,动员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确保2013年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确保松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全会上披露的一组经济数据,犹如一道道加减法数学题,耐人寻味。去年全区增加值同比下降5.1%;全区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分别增长8.7%和2.8%;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0.8%和11.1%。在工业产值下降、房地产受到严格调控的形势下,去年全区三大基础指标,即增加值、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实现了“一减两增”。
这一组数据,引起了与会区委委员、候补委员及列席会议同志的兴趣。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纷纷表示,减去的是增长速度,增加的是质量和效益,显示出松江在经济增速慢了一挡的同时,调结构的步调依然快了一拍,民生保障又进了一步。站在更高的起点上谋划发展,就要淡定心态看数据,咬定转型不放松,狠抓落实稳增长。
没有改革创新就没有出路
区委委员陈雪华表示,经验交流为基层转型发展、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借鉴,怎样将这些好经验、好做法转化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是大家急需思考的问题。他介绍说,洞泾镇今年将在继续推进动迁腾地和沪松公路整治的同时,对社区管理、企业转型、环境整治作更多思考,并在不增加人员的情况下,提升企业服务、社会服务和群众服务水平,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经济形势越困难,稳增长的压力越大,越是需要突破制约科学发展的瓶颈,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区委委员浦全林表示,松江的“三农”工作为全国提供了一些经验。地处浦南区域,新浜理应在改革创新中先行先试。在家庭农场发展上,将进一步完善粮食家庭农场,探索蔬菜家庭农场。同时,要抓好环境整治,打造优美的田园风光,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区委委员吴继华谈到,面对当前的严峻形势和繁重任务,首先要突破的是思想上的瓶颈和障碍,把应该做的、能做的工作做好。在去年老城改造惠及507户家庭的基础上,今年,岳阳街道敢于自我加压,定下了完成700户的目标。
从数字上看,稳增长充满挑战,但从结构和内涵上看,又充满着机遇。区委委员夏爱军说,永丰街道将坚持科学发展,做到了一手抓老城改造,一手抓新城建设;一手抓节能减排,一手抓增资增产增收;一手抓城市基础建设,一手抓城市功能完善;一手抓拆迁腾地,一手抓土地出让经营;一手抓群文活动,一手抓精品品牌。
不深入基层就没有发言权
给松江带来考验的,不仅是严峻复杂的经济环境,还包括日益多元的社会诉求和不断增长的群众需求;需要改进创新的,也不仅是发展的思路和举措,还包括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
区委委员黄秀林表示,区发改委今年计划选择转型发展、城市建设和民生保障领域的10个课题,开展深入调研,内容包括土地储备与可持续发展、大型居住社区运行管理、提高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等,通过调研找准转变发展方式的抓手,当好主动转型的“参谋”,助力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科学发展。
转型发展中出现劳资纠纷多发易发现象,如何做好维稳工作?“万千百人”队伍不稳定,怎样加以整合?区委委员许春认为,面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必须俯下身子,深入企业排摸,加紧处置欠薪,深入基层调研,研究配套政策。不深入基层就没有发言权,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前提下,区人保局计划今年在龙工开设一个企业培训基地,对有需要的职工进行精加工技能培训,破解企业转型中遇到的人才培养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