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高度重视做好党内关爱、帮扶和慰问工作,早在2005年就建立了党内关爱互助机制。根据中组部和市委组织部有关要求,结合实际,以深化党内关怀互助机制为重点,整合相关部门的力量,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六项长效机制,用党组织的阳光驱散大雪和严寒,使全体党员尤其是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和老基层干部充分感受到组织的温暖,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
一、深化党内关怀互助机制,发挥帮困基金长效帮扶作用。2008年1月14日,区委组织部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基层党委、党工委摸清本单位困难党员的底数,并建立困难党员台帐,进一步完善“双向互动”式的思想帮困、“雪中送炭”式的物质帮困、“授之以渔”式的就业帮困等三项工作机制。经过对各单位党内帮困基金的建立和使用情况的专门督查,根据各单位困难党员数量和帮困基金的使用情况,区委组织部在2006年下拨区管党费81万元的基础上又下拨60万元,充实各单位的党内帮困基金,更好地发挥基金长效帮困的作用。据统计,截至2008年2月18日,全区38个基层党委、党工委共有党内帮困基金总额达400多万元,其中各级党费支出180多万元,行政拨款90多万元,各类捐赠近110万元。在加大组织帮扶、关爱力度的同时,区委组织部进一步号召和倡导党员互帮互助,尤其是注重发挥在职党员的作用,为他们搭建平台,鼓励他们利用自身的经济、信息等各类社会资源帮助困难党员解决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困难,营造党内和谐的良好氛围。
二、完善重大节日走访慰问制度,发挥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建立健全了元旦春节、“七一”、中秋国庆等重大节假日走访慰问困难党员、老党员和老基层干部制度,要求领导干部带头走访,发挥示范作用。为了认真做好春节前的走访慰问党员工作,区委组织部发出了《致全区党员的慰问信》,安排专项资金走访慰问困难党员。此外,在各基层单位走访的基础上,安排组工干部走访慰问困难党员。2008年1月22日上午,区四套班子领导分别走访了我区部分困难群众家庭。区委书记盛亚飞在走访时要求全区各级领导要心系群众,更要关心困难群众,在松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不能忘记关心和帮助困难群众生活。不断完善帮困送温暖工作,做到不重复、不遗漏。1月29日,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应炳华等部领导冒着严寒走访慰问了困难党员。在慰问中,应炳华告诉他们组织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解决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困难,鼓励困难党员和老党员保重身体,充分发扬自强自立的精神,继续发挥好党员的作用,支持和配合村(居)党组织开展工作。
同时,区委组织部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基层单位落实配套资金,加大走访慰问工作的力度,在摸清困难党员底数的基础上,确保在春节前走访慰问每一名困难党员。走访慰问时要杜绝层层陪同的现象,避免重复慰问。据统计,截至2月18日,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共走访慰问困难党员2189人,其中:各类党内先进48人,劳模、先进工作者28人,患重特大疾病639人,下岗失业161人;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走访242人,组织部门干部走访360人。
三、健全党员服务网络延伸机制,发挥服务阵地就近帮扶作用。进一步加强了党员服务中心网络建设,充实中心工作人员,在松江工业区、泗泾镇、中山街道等三个单位率先试点,延伸服务站点至村(居)、文化活动中心和“两新”组织党员、流动党员集聚区,实现就近帮扶。此外,岳阳社区(街道)党工委还在26个居民区全部建立了“爱心超市”和“党员诉求站”,并明确其宗旨是“倾听苦恼,回应需求;维护权益,解决困难;推动工作,共建和谐;传承先进,凝聚党心”,建立健全了党员相约、利益诉求、组织关怀、矛盾调处和凝聚服务等工作机制。在具体的工作方法和服务内容上,强调人性化关怀,根据老年党员、下岗失业党员、大病重病党员、在职党员等各类党员的不同情况,注重多样化服务,让党员感受“家”的温暖。
四、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发挥相关部门的力量整合作用。由组织部门牵头,整合劳动、财政、民政、团委、妇联、工会等部门的资源和力量,共同服务于党员关爱工作。根据计划,今年区委组织部将联合区劳动局开展困难党员就业培训工作,增强有就业愿望党员的就业技能,帮助推荐就业,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增强困难党员自立自强的能力;联合区民政部门共同摸清困难党员的基本情况,探索利用公益组织等社会机构的力量帮扶困难党员;联合团区委开展青年党员与老党员结对活动,重点是关心独居的老年党员,给予他们更多的精神慰籍;借助区妇联开展的“双学双比”活动,加大对女党员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扶持力度,帮助更多的党员脱贫;联合区总工会及时提供就业信息,帮助推荐下岗失业党员再就业等等。
五、完善“双结对”活动机制,发挥结对帮扶作用。以规范化、实效性为工作标准进一步深化“双千”活动,强化思想沟通和精神慰籍的功能,在扶持创业和推荐就业方面取得新进展,注重处理好党内帮扶与关心困难群众的关系。春节后,将专门发文探索建立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建立机关党组织与经济薄弱村党组织结对、处级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村、居民区党组织以及“机关+企业”与村(居)结对等工作模式,组织和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关心和参与党内关爱、帮扶工作。
六、完善激励、关怀机制,发挥载体的示范辐射作用。一是继续做好老党员的健康体检活动,坚持每年为100名老党员体检。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的服务功能,在为老党员体检的同时,给老党员送上亲人般的关爱。二是办好农村党员实用技术培训和新型农民培训班,设立农村党员创业扶持资金,帮助农村党员掌握脱贫致富的技能和带领致富的能力,发挥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示范效应。2007年共下拨资金34万,涉及到6个镇22个村。从今年开始增加到50万,采取项目化运作模式,集中力量激励和扶持党员推进有发展前景的致富项目。三是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的健康体检。年内将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体检各一期,体现党组织对老干部、老党员的关心。
经过全各级党组织的努力,党内关爱、帮扶和慰问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石湖荡镇东港村老党员朱金明说,自2003年得病以来,组织上经常来看望,在思想上给予安慰、生活上给予帮助,感谢党的一直以来对我们的关心,并表示全家一定会自强、自立,战胜困难,度过难关,走出困境。叶榭镇东石村老党员陈永法,看到区委组织部有关领导冒雪前来看望,热泪盈眶,连声道谢。老人由于疾病行动不太方便,但是只要党组织一有号召总是积极响应。村里开展党员电子身份认证工作,他硬是不麻烦组织,让老爱人推车到村里,配合做好此项工作。很多困难党员对党组织送去的新年祝福表示感谢,纷纷表示尽管生活上暂时有点困难,但意志不能衰退,要把党组织的关心转化为战胜困难信心,要体现党员的觉悟,继续发挥好党员应有的作用,尽一切努力克服困难,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