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固本、守正创新、提质增效,佘山这场区校交流活动共谋创新发展发布时间:2023/6/14 17:11:00 文章浏览:6764次 文章来源:佘山镇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整合区校资源、凝聚共建合力,近日,佘山镇党委与上海政法学院党委开展区域化党建共建暨“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书记论坛活动。上海政法学院党委书记葛卫华,松江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时建英,上海政法学院、区委组织部、佘山镇党委相关领导出席活动。

葛卫华表示,学校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高校智力优势,积极融入区域发展,参与区域建设,与佘山片区党组织逐步形成共建共育共治共享机制。今后将与佘山镇进一步加强党建共建,坚持思想共进,扎实开展联组学习;坚持资源共享,丰富拓展党建载体;坚持难题共解,彼此助力共同发展。
时建英对上海政法学院长期以来支持松江经济社会发展表示诚挚感谢,她指出,上海政法学院与佘山镇通过党建共建,积极推动区域化党建工作有效整合、有机融合,形成了辐射带动作用。下一步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建立常态化互联互学机制,在学思践悟新思想中强基固本;要发挥“1+1>2”的聚合效应,在区校协同新征程上守正创新;要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和上海政法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服务发展新赛道上提质增效。
扩容党建联盟“朋友圈”,共谋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为进一步发挥区域资源叠加效应,不断深耕区校共建成果,活动现场,上海政法学院党委组织部与佘山镇党委举行了党建共建签约仪式。双方将在大思政课、人才培育、创新治理等方面开展长期战略合作,形成“资源有效对接、成果及时共享、发展相互促进”的合作新局面。
镇党委与上海政法学院政府管理学院在实习实训方面已合作多年,向大学生提供锻炼机会。今年,学院作为“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项目的高校赋能团队,8位实习生通过8周的实习实训全过程参与,为大居治理提质增效提出了专业见解。会上,上海政法学院各二级党组织与佘山镇居村、企业等党组织进行签约,通过结对共建,为学校铸魂育人搭建社会平台,为产业集群发展、乡村振兴、美好社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打造区校合作共建新格局。
在“书记论坛”环节,双方基层党组织书记代表分享了以党建共建为平台,区域协同为群众办实事的心得体会和经验做法。
江秋新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朱庆峰是上海政法学院的毕业生,一直以来,居民区和母校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她说道:“上海政法学院繁星法宣社的‘法治大餐’、二十大理论宣讲故事会、给社区困难家庭孩子辅导功课……大学生们让我们的‘屋里巷’更有青春的热度和家的温度。”“多年来我们推动大学赋能‘课后服务’,助力佘外‘外语+’发展。”上海政法学院语言文化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党总支书记魏传成在分享中说道:“我们引导学生党员在投身基层社会治理中向人民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基层学习。”
创新党员教育方式,打造“家门口的党性教育课堂”
近年来,佘山镇充分整合区域内各类党性教育阵地和红色资源,创新党员教育方式,让伟大建党精神深入人心,让党的创新理论飞进寻常百姓家。充分依托高校资源优势,深化“微型党课大家讲”模式,让“家门口的党性教育课堂”活起来,实现阵地、讲师、课程资源双向开放、互补互促。
与上海纪录片学院合作推出微视频《党徽映山红微讲堂》,以《习近平讲故事》为素材,录制了10堂视频微党课,传播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聘任多位上政年轻宣讲骨干作为社区党校特约讲师,推出《一部有温度的法律:<社区矫正法>普法宣讲》《探魅力佘山,感自然之美》等精品微党课,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讲活讲深党的创新理论。在今年佘山镇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上,上政民乐团带来音乐党课《唱支山歌给党听》用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传递红色正能量。打造行进式党课,在语言文化学院(国际交流学院)设立“文语激扬”党员教育教学点,听专家教授“说”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之道,采取“走、看、学、思、悟”五位一体沉浸互动教学模式,深刻理解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

活动现场,佘山镇“红色文艺轻骑兵”星星朗诵沙龙带来诗朗诵《英雄》,上海政法学院主持人队开讲微党课《对话·红色追思》,讴歌英雄精神,展现中华儿女团结奋进的力量。活动前,与会人员参观了佘北党群服务中心政治生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