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疫情,党旗在这里飘扬(104)】中山街道陶冶:年轻书记社区战“疫”,不负韶华守护“大家”“小家”发布时间:2020/3/1 21:30:00 文章浏览:7364次 文章来源:admin
“大家衣服穿暖了吗?手套戴了吗?暖宝宝贴了没?抓紧上岗,加油!”每天早上8点多,信达蓝尊小区物业二楼都会传来这几句叮嘱,话音刚落,6个穿着红马甲的社区干部就匆匆下楼,赶往小区各点位。说话的人是中山街道郭家楼居民区党支部书记陶冶,这是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她每天日常的开始。
调整状态,第一时间吹响“集结号”

1月23日晚参加完街道紧急会议后,陶冶就跟居民区党支部副书记吴斌琢磨起来,“街道这几年从来没有这么晚、这么紧急召开会议,看来疫情防控工作刻不容缓!”当晚是小年夜,陶冶边在工作群里给社区干部发红包,边要求第二天全员上岗,8:30准时开会。手机上说完,她又拿出笔记本,整理明早开会的内容。
陶冶是中山街道团工委书记,街道实施青年干部挂职锻炼工作以来,第一批“下沉”到社区兼任居民区书记的“公务员科长”。今年1月份才正式到居民区上岗的她,一上任就碰到这样的“大事”,她匆忙调整状态,投入这场战役。
精准实施,严格分类管理不留死角

“姚经理,我们一会再开个碰头会。”郭家娄居民区目前有两个封闭式小区,陶冶觉得社区疫情防控,抓好物业管理至关重要。所以,第一时间跟物业沟通防疫信息、调整物业管理模式,就成为了她工作的重点。
社区防疫工作要精细排摸、分类管理,摸清数据尤为重要,陶冶提出“电话联系+物业查证+上门核对”的方法,针对梳理出来的不同类别对象,采取五级管理。重点隔离对象专班管理,重点关注地区对象专人管理,普通外地回沪对象线上体温检测管理,外地未回沪对象居委、物业联动关注,普通未出沪居民稳定管理,严格所有人员管理,不留死角。
带好队伍,创新模式调动工作积极性

郭家娄居委会目前还是筹备组,人员少、办公场所简陋,工作人员年轻经验不足。要带好这支队伍,打好这场战役,陶冶用上了这几年做团工作的方法,用年轻人的节奏和工作方式去激发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错时工作制、小组包干站岗、中午众筹午餐、加班互助式轮岗,弹性的工作时间、交流互动式的工作模式,再加思想上、生活上的关心,让这支年轻的队伍始终精神饱满、积极向上,郭家娄社区也干净整洁、井然有序。
党旗引领,打好群防群治“攻坚战”

“光靠我们几个人,是做不好社区防控的。”街道防控工作会议后,陶冶立即和业委会召开视频会议,落实关闭小区部分出入口事宜,并动员了20多名业主作为管控志愿者。为解决人手不足这个现实问题,陶冶又联系了区域单位,当晚就组织了近30位党员志愿者加入社区门岗值守工作。陶冶还积极发挥小区“能人”的作用,经历过SARS考验的内科副主任医师成为线上防疫咨询志愿者,区教育局的机关干部成为志愿者的联络员,门店业主成为给执勤保安送暖心馒头的送餐员……
坚持到底,“大家”“小家”一同守护

“老妈腰又扭到了,街道、居委会、家里三头跑,我真的有点忙!”近日的一条朋友圈,是陶冶连续工作近一个月后,第一次吐露自己有点忙、有点累。陶冶的爱人是一名警察,也奋战在一线,两人经常见不上面,后来随着疫情的发展,她索性让爱人带着孩子去了公婆家住,开始了跟孩子、爱人的“分居”生活。这几日陶冶的母亲腰伤发作躺在床上,她每天还要抽空回家照顾母亲,“社区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至关重要的一环,我们是社区的守门人,我必需带领大家守护好社区;我是家里的顶梁柱,守护家人是我的责任,‘大家’、‘小家’我要一同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