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疫情,党旗在这里飘扬(四十七)】战“疫”日记:必须“战”在一线发布时间:2020/2/12 14:57:00 文章浏览:6148次 文章来源:admin
我是王磊,是叶榭镇堰泾村驻村指导员。疫情爆发以来,我与全区其他驻村指导员一样,坚守在农村第一线,与村两委班子、村民们一起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工作之余,我用笔记下工作中的点滴感想……
1月25日
今年是我在叶榭度过的第一个新年,也必定是永难忘记的一个新年。电视机里播放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传播的新闻,这让我寝食难安,“总要做点什么,不管是什么”。一大早,我立刻赶回堰泾村,来不及互相问候寒暄,就和同事们一起投入到防控宣传、人员排查等各项工作中。
1月28日
今天是大年初四,我和村干部从轮流上岗调整为全天值守。在村里坚守岗位的同时,我们也向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进行专项捐款,贡献自己一份力,共同助力抗击疫情。有时候也会害怕,每天在村里都要接触大量村民,但是我想与其担惊受怕,不如迎难而上、科学应对。
1月31日
我的专业不通,但我注重科学防范。已经连续几天,我都在开展疫情防护知识普及和志愿者动员,打印千余份疫情防控材料,研究各村有特色的疫情防护顺口溜,由网格长手持喇叭进行入户宣传。小喇叭声音传到哪里,防控告知书就发到哪里,疫情防控知识就普及到哪里。忙的时候,午饭都不记得吃了,就想着还有什么好办法,能快速提高大家的防范意识。

2月2日
我的话语不多,但我坚持用心沟通。今天是口罩预约登记的第一天,村委会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我和志愿者们一边帮着维持队伍秩序,一边讲解相关政策,安抚村民情绪,和防护意识不强的村民及恐慌焦虑的村民积极沟通。
2月4日
终于接到了药房的电话,通知我们可以去买口罩了。我立刻和村干部一起打电话通知村民,几十个电话打出去,村民心里的石头落地了,他们期盼的不只是一个小小的口罩,更是心里的一份踏实。拨打电话的间隙,我也向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进行专项捐款,贡献自己一份力,共同助力抗击疫情。
2月6日
考虑到村里老年人出行不便,我们将口罩预约登记、村民自行到药店购买调整为村委会代购、然后送上门。昨天送口罩上门,村民反响都很好,所以今天我们继续跟进。准备出门的时候,收到了12345的投诉信息,原来是有村民认为送口罩上门和之前公布的流程不同,而且口罩颜色是纯白色,与新闻上看到的蓝白色不同,担心是三无产品。虽然后来村民理解后又主动撤诉,但是心里还是有点委屈,这也给我提了一个醒,通过防疫宣传,村民的安全意识提升很快,以后工作必须要做得更到位才是。
2月8日
今天镇里统一发布通知,各村开始进行路口管控,需要安排志愿者进行值守。我是驻村指导员,必须站好第一班岗!从中午开始,一直到晚上六点,对来往的几百人进行体温测量和信息登记。虽然有点累,但是能守护好堰泾村的健康与平安,一切都是值得的。天黑时,村头的老姚夫妇主动送来热气腾腾的汤圆,这一刻,我的眼泪开始在眼眶里打转,一碗热汤下肚,暖心暖胃,谢谢堰泾村民的理解和支持。这个春节,可能少了一些和家人团聚的年味,但是却在堰泾村感受到了更多的人情味。我会和堰泾两委班子、堰泾村民一起坚持发扬红色堰泾的革命精神,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战争,守护好堰泾这个美丽、健康的宜居家园。
(作者系叶榭镇堰泾村驻村指导员王磊,上海佘山森林宾馆有限公司经理,中共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