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里亭街道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添亮点:打造“10分钟党建服务圈”发布时间:2018/12/29 16:26:00 文章浏览:6413次 文章来源:九里亭街道
“自从有了党建服务站点,下个楼的时间就能去参加组织生活了,对我们老同志来说确实方便了不少,相对的我们参与的积极性也高了”“党建服务站点,是落实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最佳载体,让党员就地、就近发挥作用”……九里亭街道“10分钟党建服务圈”以大调研开篇、以真成效点睛,党员最简单的评价就是最硬的检验标准。
今年年初,全市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当新时代排头兵、先行者”大调研伊始,九里亭街道党工委深入调研走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在听到党员反映组织生活场地不固定、内容形式单一等问题后,注重问题导向,制定街道规范化标准完成站点配套达标,突出党建项目化运作丰富站点活动载体,依托党建区域化资源充实站点服务内容,1个党建中心、14个党建服务站、21个党建服务点的党建共同体,让小站点发挥大作用、以小平台构建大格局。
“线”上给力,让党建服务站点形成规范
结合各基层党组织的位置、公共设施的设置、党员群众的需求等,科学谋划,以灵活、规范为目标实现党建服务站点的最佳服务半径,打造“10分钟党建服务圈”,确保平均10分钟步行时间内有一个“零距离”的党建服务站点。定标准,落实“七个一”标准,即一间活动室、一个对外窗口、一块统一标识、一门热线电话、一套工作制度、一项特色党建品牌、一支党员志愿者工作队伍,完成“软、硬”双达标。添力量,明确党建服务站点人员岗位设置:设站长1名,副站长1-3名,站长由党组织书记担任,副站长由党组织副书记或组织委员、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党员志愿者等担任;点由党小组长负责,充实志愿力量。明职责,明确站点具体服务项目,包括:接转党员组织关系、收集居民群众意见建议、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协助居民区党组织开展区域化党建等八大项目。
“点”上发力,让党建服务站点形成特色
以党建项目化工作为抓手,各党建服务站点定期邀请党员参与调研,分析各自情况、问题,从项目式设计、科学化管理,到工程式推进、集中式展评,不断来推动党建服务站点服务内容特色亮点鲜明,形成“一站点一特色”。近两年,各党建服务站点在“线上线下联动,实现服务功能升级”“多维载体并行,实现党员队伍优化”“自治共治结合,实现区域党建融合”三大类项目品牌上深耕细作,持续发力,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实效和自治共治能力。绿庭尚城居民区党支部的“叮咚议事直通车”通过创新工作方法、创造议事平台、丰富活动载体,改善了社区环境、解决了社区问题、提高了群众对社区建设的关注度。涞寅党建服务点以几个相邻楼道的党员形成党小组,把党小组建在楼道上,使楼道中的公共客厅、党员之家成为居民党员议事、活动的阵地,基本建成以“居民区党支部+楼组党小组+党员”为架构的楼组党建工作网络。朗庭居民区党建服务站的“五方联动快乐一家”、亭汇居民区党建服务站的“香樟园党员公益岗”……“百花齐放”的服务,是党建服务站点形成的特色发力点,得到了党员群众们的不少点赞。
“面”上聚力,让党建服务站点形成联动
1个中心、14个站、21个点的党建共同体,是通过服务去凝聚力量的。“10分钟党建服务圈”作为延伸基层党建工作触角的有效载体,与区域化党建、“两新”党建、居民区党建三建融合互动,大党建的整体性加大了各类资源、需求的有效对接和统筹协调,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共促。下沉项目,以党建中心“红色礼堂”为服务圈“圆点”,通过打造如“五个一”党员政治生日、“三新”党员主题项目、书记工作室带教、特色情景党课等活动项目,将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请进来”参与,再“带出去”推广,由14个站和21个点对活动项目进行 “再创意”,开展党员读书屋、“三心”党小组,“吾@吾家”等活动,延伸服务覆盖面;活动联办,以一个站点承办,邀请区域内外基层党支部、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的“轮流坐庄制”,提升各站点的服务覆盖面,例如百丽苑居民区党建服务站通过承办“新年新思想,初心永不忘”“建功G60,奋进新时代”等主题活动,邀请“两新”组织、周边基层党组织共同参与,在提升区域融合度的同时也将服务站点品牌“酵母行动”从小区向全街道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