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里亭街道:以大调研答好民生这道“必答题”发布时间:2018/5/16 14:49:00 文章浏览:6365次 文章来源:九里亭街道
大调研工作启动以来,九里亭街道通过明确“无会集中调研日”“周末集中进楼组”“每周三个一小时”等形式不断扩大调研对象覆盖面,对于发现的问题、收集的意见建议,及时做好记录,做到“一户一表”并录入系统,通过函件流转追踪问题处置流程。
多措并举,落实“两个”全覆盖。一是“面对面”挂钩联系区域。以自然小区为基础将辖区划分为12个区块,规定每位班子领导带组联系一个区块,组员涵盖机关及区属单位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社工,汇同居民区工作人员及社区志愿者进行走访联系,确保调研主体和调研对象“两个”全覆盖。二是“点对点”探访重点人群。将周四确定为“无会集中日”,不安排会议,确保机关干部沉下基层,深入群众,对特殊对象(困难党员、支内回沪人员、残疾军人、参战人员、低保家庭、残疾人家庭、独居老人)、重点企业深入开展调研,求需问计,解决重点人群实际困难。三是“键对键”强化沟通联系。创建面向居民、实名互动、及时沟通的微信群,突出“一、十、百、千、万”的工作目标,即一个居民区,建立十个分片区的微信平台,每个微信平台联系服务一百个左右的居民,每年解答解决一千个左右居民关心的问题和事项,每年街道实现一万人次以上的居民受益。在“i九里亭”微信公众号内设立调研专题,居民可以通过留言的方式提出问题,最大限度地畅通与居民联系沟通的渠道,逐渐形成自上而下、内外互动的民意沟通网络体系。截至5月底,已走访居民30684户,企业1156家,迈开步子,丈量民情账。
走深访透,建立入户工作法。一是带着任务进社区。“一张工作证、一本走访记录本、一支笔、一张卡(大调研联系卡)”,各级干部带着“四个一”的必需品,更重要的是带着沉甸甸的责任,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听取居民意见。无论是街道干部还是居委会干部都按照“全覆盖、户户到”的要求,逐户敲门做到“走访一户、登记一户、建档一户”,确保掌握居民信息无遗漏,居民诉求仔细听。二是推进“三个一”模式。通过“早上早1小时,中午抽1小时,晚上晚1小时”,深入居民区进行实地调研,将调研与参加居民区活动相结合,不断扩大调研覆盖面。同时,通过发放大调研便民联系卡,注明各个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方式和“i九里亭”公众号的二维码,畅通居民问题反映渠道。三是探索六步工作法。在走访中同时探索出了“一亮二录三问询,四记五理六回应”的六步工作法,即亮明身份、录清信息、问询诉求、详记民意、梳理清单、回应期盼,确保大走访走出实效,不走过场。
系统治理,形成问题闭环管理。建立“信息收集、分流交办、执行处置、日常督办、信息反馈、督查考核”一体化的闭环管理机制,推动大调研工作统筹管理、协同治理。无论是街道还是居民区,均设立工作人员对走访收集的各类问题进行统筹,担负起“统”的责任,全面梳理汇总各个问题。原则上,对问题的解决处置,能够即知即改的做到当场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由汇总统筹人员根据问题类别,明确责任部门,确定解决路径,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各责任部门要落实好“分”的任务,针对各项重点问题,主动作为,着力解难题补短板。对于疑难问题或跨部门的问题,召开专题会议,加强沟通会商,尽快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增强办理实效。例如:通过多次与松江区交通委、区公交公司等单位积极协调,虹桥枢纽10路九亭区间增加了涞寅路涞亭北路单向停靠站点,方便居民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