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墩镇联民村:破解党员管理新难题 开设动迁党员社区工作坊发布时间:2016/8/26 14:10:00 文章浏览:6134次 文章来源:车墩镇
车墩镇联民村地处松江南部大居核心区域,2014年启动动迁,今年更是实现了全村区域的动迁。全村人户分离现象突出,联民村党总支也面临着党员组织关系在村里、人居住在社区的现状。党员受居住区域空间距离拉大、老龄化等因素的制约,参与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和出席率有所下降。如何加强动迁党员的教育管理、发挥党员作用成为党总支工作的一道难题,为此联民村党总支积极探索动迁党员管理新模式,形成了“在动迁党员居住集中的城区居住小区设立社区工作坊”的想法,并于今年正式启动实施。
精细调摸,动态管理党员信息
党总支对原有党员信息进行了完善,在党员的信息台账上增加“居住信息”这一项内容。以党小组为单位,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联系、召开会议时登记等方式,对征地拆迁党员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完善了党员“个人信息档案”。针对部分党员是租住的房屋,住所不定的情况,党总支加强对这部分党员的联系,及时更新居住地、联系方式等信息,实现了党员信息动态化管理的长效模式。
就近设置,重新划分党小组
联民村有18个村民小组,原先以生产队为单位划分为六个党小组,动迁后党员居住的区域覆盖到整个松江城区。在完善居住台账的基础上,村党总支在党员居住相对集中的小区,设立党小组,新设立党小组11个,并以动迁党员就近参加社区党小组的原则,将动迁党员全部编进11个党小组,方便党员参加党小组活动。同时组织各党小组推选出党小组长,为党小组发放了活动记录手册。
科学管理,常态开展组织活动
为了更好地推进“动迁党员社区工作坊”党员管理服务新模式,村党总支加强规范管理,明确支委会与党小组长责任。三位支委人员分别负责3-4个党小组,指导和参与每次党小组活动,并监督活动效果。党小组长负责每月电话联系党员一次,每月组织开展党小组活动一次,并按照“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开展党小组学习活动,对于一些年老多病、行动不便的党员,由党小组长开展上门送学服务,确保动迁党员都能参加党小组活动。
今年4月开始,各党小组积极开展组织活动,有的学报纸文摘,有的开展时事热点讨论,形式多样,活动丰富。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一些党小组开展了手抄党章活动,每个党小组为党员发放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读本》等书籍,掀起了“两学一做”学习热潮。社区工作坊实施后,各党小组学习的地点和方式也更加灵活多样,在党员居住地的居委会会议室、在党员家里、在小区街心花园、在方塔公园门口长廊上等场所,都成为党小组组织党员学习的场地。
实效推进,实现与社区党组织“双管理、双服务”
联民村党总支针对党员居住在城区的新特点,结合开展的“双报到,双报告”工作,加强了与部分动迁党员社区居住地党组织之间的沟通联系。将动迁党员在社区的党小组党员名册提供给社区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进行结对共建。社区党组织为本村动迁党员开放各类党建资源,并积极地组织他们参加社区党组织的活动,实现了农村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共同管理服务好动迁党员的良好效果。
联民村党总支积极推进动迁党员社区工作坊,有效解决了“农村如何管理服务动迁党员”这一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出现的党员管理新难题,创新了管理服务模式,使动迁党员在动迁过程中“人散心不散,离村不离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