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做好这篇文章是一项重要课题。”在昨天上午召开的我区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上,区委书记盛亚飞如是说。
今年1-5月,全区新增工业企业2756户,在全市9个郊区中排名第五。形势逼人,时不我待。召开专题推进会议,站在全区的高度推进招商引资工作,这在松江近年来还是不多见的。
要实现“四个转变四个提升”
招商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完善,招商引资意识不浓,招商资源优化整合不足,投资环境建设不尽如人意,产业结构不合理……这一系列突出的问题,引起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这一道道难题如何破解?本次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指明了主攻方向:加快“四个转变”,实现“四个提升”。
——转变发展观念,提升招商引资在发展中的地位作用。
——转变招商方式,提升招商引资的质量。在招商引资中,要坚持引进资金与引进技术相结合,扩大引资规模与提高引资质量相结合,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与突出企业主体作用相结合;实行上门招商、网上招商、以商招商、专业招商等多种形式。
——转变招商机制,提升招商引资能量。完善信息互通机制, ▲下转第九版
上接第一版▲
建立全区性的招商中心;完善项目评估机制,放宽准入产业门类,在原有审核机制上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估,实行项目后评估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政策配套机制。
——转变招商能力,提升招商引资水平。
土地不再是唯一手段
“招商工作是工业区开发建设的生命线。”松江工业区管委会副主任吴立新表示。但面临新形势,土地已
经不能成为招商的唯一手段。要突破,就必须从单纯依靠土地招商向经营土地转变,依靠楼宇、标准厂房和用好政策等多种方式共同推动招商工作。与此相对应,松江工业区主动调整产业规划,在西部新区初步确定了以正泰电气为代表的高低压产业基地,以中电电气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基地,以置信项目为主的总部经济税源基地,以流行面料为主的时尚产业基地。
一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山街道共引进民营项目158个;引进合同外资1565万美元,到位资金1826.7万美元。新浜镇新招注册企业229户,同比增加152户,增长197.4%;合同外资到位942万美元,同比增长了14倍。
纵观中山街道和新浜镇的招商
引资工作,同样不以土地为唯一手段。其中,中山街道依托国际生态商务区、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的建设,抓规划、抓选资,成功引进了巨人网络、复旦复华研发中心等3个项目,同时鼓励重点制造业企业“留脑抽身”。而新浜镇则盘活了7万多平方米的闲置标准厂房。
营造招商新环境人人有责
招商引资一靠机构、人员,二靠环境,其核心又是政府各部门的服务。对此,盛亚飞强调,营造招商引资环境与全区每一个部门都有关系。事实上,工商松江分局、区税务局等部门都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为我区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工商松江分局为重大项目企业
开通了“绿色通道”,实行“专窗受理、专人审查、专人审批”的“三专”制度,加快审批材料流转速度。同时,该局还推出了重大项目跟踪联系卡制度,帮助企业解决具体困难,至今已向区内144个集中开工项目和重点骨干企业发放了“跟踪服务卡”。
区税务局主动对接我区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寻找税收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积极为全区招商引资工作发挥参谋作用。他们还主动与各街镇、园区、委办局沟通联系,并根据最新的招商引资动态,宣传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