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山镇聚焦重难点问题坚持把实践性要求贯穿始终发布时间:2009/6/16 13:23:00 文章浏览:6291次 文章来源:admin
佘山镇在分析检查阶段,坚持把解决好事关全局、涉及民生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作为检验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尺之一,坚持边查边改,切实把实践性要求贯穿始终。
一、规范土地管理,为长远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如何使土地管理更具科学性、经营规划更具长远性、转租承包更具合理性,防止引发社会矛盾、制约佘山长远建设,是群众十分关注的焦点话题。镇党政班子非常重视,深感如果不能有效地对土地经营严格管理,就会违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将会严重制约佘山打造新亮点的进程。为此,镇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搞好调研。由镇领导带头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建立专项工作组,深入基层,了解实情,掌握第一手资料。二是广开言路。根据调研情况拿出加强土地经营管理的讨论意见,下发各基层组织、机关各部门征求意见。并确定如何立足长远发展加强土地、建立什么样的长效机制等议题,安排专门时间,召开“实事求是谋发展,与时俱进探新路”解放思想讨论会,广开言路,集中民智,寻求对策。三是建章立制。通过学习调研,解放思想,达成共识,制定了《土地经营管理的若干意见》,通过两下基层征求意见和两上班子会研究讨论完善,最终形成了《佘山镇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土地经营管理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组织领导、管理规范、政策扶植、监督检查等方面的内容,下发基层单位贯彻执行,为管理、经营、搞好土地储备,为长远建设佘山,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加强财金监管,将受控运行程序透明化。针对集体资金资产财务管理人员多、账目多、头绪多所产生的不利管理、不利监督等问题,为更好地加强财务管理,促进廉政建设,佘山镇结合区纪委对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工作的总体安排和目标要求,利用现代化信息科技手段和完善财务公开制度,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和效能。一是开发一个监管平台。为保证财务管理高效运转、实时监管,佘山镇着手建立受控运行、实时监管的网络化财务管理系统平台,成立以镇长为组长的软件开发工作小组,由镇经管所具体落实,向社会公开招聘软件开发公司。现已投入使用,实现了资产、资金、财务网络化监督管理。二是建强一支监管队伍。农村财务管理始终是群众最为关心的焦点,也是农村稳定社会的需要。为此,镇从提高道德素养,提高业务水平,提高技术职称,提高综合分析能力等方面,加强对业务队伍的教育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开展工作的能力水平。三是完善一个监管机制。受控运行,实时监管的网络化财务管理系统建立后,镇确定每个季度统一程序、统一载体、统一时间对财务全部内容进行统一公开,对重点财务事项做到专项公开,对国家有关三农政策做到专题公开,还专门成立了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提高村级财务透明度,随时接受群众监督。群众心里对财务收支有底数,化解了群众对干部的误解,密切了干群关系。
三、优化物业服务,让市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针对群众对小区垃圾清理不彻底、生活安全保障不到位、物业服务不专业等问题,镇责成物业公司,加强研究分析,查找症结,采取“三个一”可行措施。一是组织一次观摩学习。组织物业公司所有人员轮流到泰晤士小镇、原野花园等高级住宅区进行参观,通过参观,让职工查找差距,进一步增强提高服务质量做世博东道主的意识。二是抓好一次业务培训。聘请业内专业人士到公司,对管理、维护、清洁等知识进行全面培训、现场演示、个别指导,提高管理水平,并在培训中发现、培养操作能手,运用骨干进行传帮带。三是进行一次内部整治。针对中层管理人员多且作用小,甚至遇事有相互推诿的现象,公司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整合管理人才和操作能手资源,把原有的11名中层干部调整为4名,原有的17名维修人员调整为11人。同时,健全岗位责任制。针对保安、保洁、维修、收费等不同岗位,制作了18块岗位责任制的标牌,悬挂各自岗位,时刻对照检查。上班统一服饰,统一佩带胸卡,统一刷卡考勤,并建立了相应的考评激励机制。“三个一”措施的推进,使公司面貌焕然一新,服务品质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