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法治思维、提高办事效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三个报告发布时间:2015/1/23 10:49:00 文章浏览:6473次 文章来源:报刊网站
2015年区“两会”第四天,气温骤降,会场内的“热度”却丝毫不减。在昨天上午举行的区四届人大六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区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们认真听取2014年度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并在随后的分组审议和讨论中踊跃发表各自观点,积极建诤言、献良策。
履职有提升办理显成效
在审议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代表们显得尤为热切。庄惠明代表说,看了区人大常委会2014年工作报告,感触很深。近年来,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书面意见办理,切实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关注度高的“急、难、愁”问题。但实际办理中仍存在重办理态度轻办理结果、重当前轻长效机制的现象。“建议要进一步完善代表书面意见工作制度,特别是要加强代表书面意见前期调研和办理工作的公开透明,继续提高代表书面意见的办理水平。”
俞东海代表在报告中注意到:“2014年区人大常委会共组织代表参加各类学习培训和讲座1131人次。”他对此感到欣慰。他认为,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基层人大和代表工作的指导与联系,尤其是围绕中心工作加强代表培训,全面做好人大代表联系基层群众的服务保障工作,不断提升人大代表履职能力和对常委会活动的参与度。
法官“很忙”执行待加强
“受理案件数、审结案件数均以两位数的比例上升,案件数量处在高位。”审议中,张金弟代表对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的大量数据感到忧心。他说,案件数量提升,说明百姓的维权意识增强,这是好事;然而这同时也说明遵纪守法的意识在逐渐薄弱。法官“几乎每天都要审判案件,高负荷运转。成绩值得肯定,但更重要的是要思考,如何普及法律知识,增强群众守法意识,有效降低案件数量。”
王镇州代表在审议区法院工作报告时谈到,法院工作报告很实,从中看到了工作的突破与创新。在案件数多、人员紧缺的情况下,松江法官展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很是钦佩。法院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尽管执法工作量大、程序多,但区法院总体把握得非常好。“建议法院要解决好判决结果执行难的问题。同时,也建议法院在接受人大、政协、社会监督之外,有计划地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法院旁听,监督审判过程,增长相关知识。”
政协委员顾洁奇在讨论中提出,目前群众法律意识普遍提高,但是在审理过程中如何维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如何为弱势群体解决实际问题,也是法院要重视的问题之一。
政协委员陆云峰指出,目前两院的工作人员相对于松江日益增长的案件数而言比较不足,无法满足全区居民的法律诉求。政协委员朱以海认为,两院要以打击犯罪、维稳为首要任务。同时,人口调控也不容忽视。
查办力度大自觉受监督
王镇州代表在审议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时谈到,报告在结构、内容和工作重点上都与往年有所不同,各项工作均有提升,完整体现了检察院的检察职责,和其对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王镇州代表认为,区检察院在去年一年的查案办案力度非常大,在主动接受监督方面也做得非常到位,能在平时主动“走出来”,接受各方监督,也能经常到基层听取人大代表意见。
政协委员苏正洪在讨论中建议,检察工作应走精英化、专业化的道路,采取员额制,即检察院只有三分之一的工作人员担任检察官,检察官中再分主任检察官、检察官、助理检察官,再以主任检察官带工作小组,由一名主任检察官带两名检察官和若干助理检察官,形成办案小组。如果办案小组的意见与副检察长意见不同,副检察长再提交检察长,检察长再提交委员会,以提高对不同案件的分析和办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