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2023年6月25日,伴随着挖掘机轰隆隆的作业声,历时两年的松江区泗泾镇51号“旧改”地块成功净地,不仅为当下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旧城改造”工作树立了新样板,也助力居民实现“安居梦”。
该地块土地面积小、人口密度大、原拆原建成本高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开发商,使得该地块的动迁工作长期难以推进。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该地块周边全面升级改造,人居环境不断美化,但这里的居民还过着“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的日子。2021年,新开发集团下属第一征收公司接受委托正式启动对泗泾镇51号地块605户居民、5户非居住的协议动迁工作。
着眼推动协议生效搬迁,点燃党建“红色引擎”
根据动迁方案,地块签约率达到95%动迁协议才能生效,居民方可搬家、交房并领取过渡费。为了实现这一重要目标,第一征收公司以“薪火一征”党建品牌建设为抓手,激活红色引擎,壮大工作“朋友圈”,与泗泾镇动迁办、土地所、房管局、江川居委会加强协作,形成“一盘棋”工作格局,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项目启动前期,多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做好动迁前期数据收集及整理工作,切实做到“一户一档”。同时,组织居民代表开展政策解释答疑会,由公司项目负责人详细解读动迁补偿安置方案。项目启动后,公司党支部把党旗插在项目一线,选派有经验的党员骨干、业务能手组成精锐团队入驻动迁前线,驻点开展签约、咨询和调解工作。2022年8月8日,随着第575位居民签署动迁协议,地块签约率达到95%,动迁补偿协议正式生效,居民们离安居梦更近了一步。
着眼解决居民急难愁盼,党员一线亮身份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面对动迁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奋战在一线的党员同志们主动亮身份、解难题,坚持为民服务办实事。
年事已高的王阿婆一直担心签约后没地方过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身为党员的项目负责人第一时间收集情况反馈问题,协调属地部门,遵循轻重缓急原则及时帮大家争取了来淞小区作为临时过渡房。此外,51号地块内大部分房屋产权信息不清晰,有的产权人已故,共有产权户家庭财产分配需要所有产权人共同协商一致解决。考虑到这种情况并非个案,团队中的党员同志们担当作为,发挥主观能动性,靠前一步精准服务,上门挨家挨户详细调摸有此类情况的居民家庭情况,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做好调解预案,以便及早介入开展调解工作,切实保障各权利人的切身利益,做到公平、公正。据统计,该地块内20%的居民都是通过调解促进协议签约,有效加快了项目净地建设。
着眼冲刺项目净地建设,打通动迁攻坚“最后一公里”
随着协议的生效,地块内的居民陆陆续续开始搬迁、交房,房屋拆除工作也同步进行以加速安置建设,而剩余5%居民的动迁工作亦是刻不容缓。为啃下“硬骨头”,公司党支部第一时间成立党员攻坚小组,无论周末还是节假日,不分白天黑夜,他们始终坚守岗位,一次次耐心解政策、摆事实、讲道理。
已逝的王老伯有一套共有产权房,其产证记载为七人共同共有,但是根据产证材料仅可认定为一户进行补偿并安置一套动迁安置房,如此一来,分配问题成了主要矛盾点。为了让所有权利人达成一致意见,攻坚小组紧盯净地目标,分工协作和七个权利人开展一对一咨询,前前后后不下几十次,修改调解方案十几稿,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逐个做通思想工作,最后终于促使顺利签约,为打通建设“最后一公里”筑牢基础。
第一征收公司将以本次项目的成功为样板,不断发挥“薪火一征”党建品牌效应,协调各方资源力量,把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因地制宜地在“旧改”滞留基地上复制、推广下去,加速推动旧改地块净地换新颜,书写“安居乐居”民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