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郊老龄化农村社区是上海当前疫情防控的重点防线,是保障群众健康的“最后一公里 ”。石湖荡镇洙桥村是典型的农村老人村,60岁以上老人有343人,占全村常住人口的90%以上,其中独居老人51人,重残失能老人9人。洙桥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精准有效落实“十项举措”,以服务群众为出发点,以暖心服务为着力点,用心用情绘就一幅别样的夕阳画卷。
整合力量,落实重点人群包保联系
全面整合村干部、网格长、乡村医生、党员骨干等各类人员工作力量,摸清“6+4+1”特殊群体身体情况,排摸出重点人群81名、次重点人群45名、一般人群211名,建立并及时更新《重点关注对象台账》《60岁以上困难群体台账》,按照“红黄绿”分级管理。

建立社区民警、家庭医生、村工作人员组成的“三人小组”,落实村“两委”、网格员、党员志愿者“一对一”包保,与老人家属建立实时沟通关爱机制,实时掌握困难村民的生活和医疗需求,及时提供送医送药、代购代办、关爱照料等上门服务,实现精准防控、精细服务。
服务到家,开展“敲门行动”共守护
入户“问身体健康、问药品需求、问实际困难”,将防疫“应急包”送进低保、低收入等特殊困难家中,同时每家每户发放《疫情防控明白卡》,明确标注村干部、网格长、家庭医生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4小时联系方式。推动村内“英峰民生服务站”转变服务模式,为独居在家、无人照料的老人提供每日三餐上门服务,让老人“暖胃”又“暖心”。成立疫苗接种服务组,提供上门接送、陪同检查、登记接种等暖心服务,实现老年人疫苗接种率超过93%,为应对疫情冲击构筑坚实屏障。

迅速行动,织密社区关爱救助网
结合“老人村”实际,成立一支75岁以下的“小老人”志愿者互助小队,“小老人”结对帮扶“老老人”,“邻里互助”的日常养老新模式成为新形势下疫情防控的有力补充。

构建“村委会+家庭医生”线上线下双服务模式,家庭医生在村委会微信群提供线上24小时医疗服务,确保村民及时就医。建立区、镇、村三级联动急救机制,搭建家庭医生“转运绿色通道”,镇社区服务中心将家庭医生电话录入120呼叫平台,实现优先转运功能。近期一村民因感染新冠病毒,病情突然加重,家庭医生通过“转运绿色通道系统”,为该村民迅速呼叫120急救车,及时送医,使得病情得到有效救治。